AI导读:

最近一周以来,乌克兰局势出现一系列新动向。俄美正在准备新一轮会谈,特朗普的“交易外交”备受瞩目。战场形势复杂,俄乌缺乏互信,俄多线重启攻势,可能展开新的春季、夏季攻势。各方围绕技术性问题继续接触,未来形势仍待观察。

最近一周以来,乌克兰局势出现一系列新动向,引发全球关注。

在外交舞台上,美国对俄乌实施“双向施压”,而前方战场,俄罗斯多线出击,引发了舆论对“春季攻势”的担忧。新华社报道,俄外长拉夫罗夫4月1日表示,俄美正在准备新一轮会谈,以消除双边关系中的“刺激因素”并实现接触正常化。

形势的变化释放了什么信号?在错综复杂的多方博弈中,特朗普的“交易外交”能否奏效?这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据悉,俄美正在准备新一轮会谈,但具体的时间、地点和级别尚未透露。然而,最近至少有两场会谈值得关注,一是可能于本周上演的俄美高官会晤,二是可能于本月中旬在沙特举行的俄美会谈。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表示,俄美关系目前是一种“有限合作”。双方在乌克兰不能“入约”、不以武力方式解决危机等战略问题上有共识,但在俄乌停火问题上仍存很大分歧。

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态度也备受瞩目。他一边在美乌新版矿产协议中抛出“霸王条款”,一边表示对普京“非常生气”,并威胁对俄征收“二级关税”。然而,特朗普的这种“双向施压”策略背后,却隐藏着他对俄罗斯无可奈何的窘境。

与此同时,战场形势也变得更为复杂。普京与特朗普通话已过去2周,但“局部停火”“黑海停火”计划均未实现。在俄乌缺乏互信的情况下,双方都希望对方先让一步。最近一周,俄多线重启攻势,可能展开新的春季、夏季攻势。

张弘指出,在和谈进入僵局,以及俄方认为特朗普无法助其达成目标的时候,俄方就会在战场上发力。目前俄在扎波罗热方向集中7万兵力,可能以战促和,成为俄罗斯下一阶段的主要动向。

展望乌克兰危机的前景,“边打边谈”或将成为新常态。能否谈成仍取决于战场形势。此外,各方也会围绕一些技术性问题继续接触,例如解除制裁等。

接下来,美国、欧洲等方的表现将备受关注。特朗普试图以“交易外交”主导和谈进程,但其效果取决于能否顾及冲突各方的诉求、拿出对方需要的东西。而欧洲方面,最近峰会、外长会频繁召开,但仍需观察其实际行动。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