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造成重大损失。地震导致多座桥梁倒塌,道路和通信中断,救援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中国救援队率先抵达灾区,争取在震后“黄金72小时”内抢救更多生命。

3月28日,饱受政治动荡和内战冲突之苦的缅甸,又遭遇今年以来全球震级最大的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震中距离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仅几十公里,市内损失惨重。缅甸首都内比都距离震中约250公里,但部分基础设施在地震中受损,铁路扭曲,机场空中交通管制塔整体倒塌。

距离震中最近的主要城市是实皆省首府实皆市。缅甸籍华人学者、华侨大学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助理教授亨凯表示,由于道路和桥梁阻断,加之通信不畅,外界对实皆的实际受灾情况知之甚少,据目前了解,市内80%的建筑在地震中被毁。

曼德勒市距离实皆市仅20公里,两地有伊洛瓦底江相隔。亨凯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他立即与曼德勒的亲友联系,但通信网络中断,这几天已陆续恢复,有的亲友全家二十多口人暂时住在院子里,条件稍好的亲友则选择去周边受灾较轻的城市避难。

地震雪上加霜

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通报,缅甸强震造成全国约1700人死亡,约3400人受伤、约300人失踪。此次地震的死伤人数恐进一步增加,美国地质调查局预测,此次地震有60%的可能性会导致超过1万人死亡。而缅甸当前特殊的国情,可能进一步增加人道主义救援的复杂性。

地震前,两座大桥横跨伊洛瓦底江,连接实皆和曼德勒,是外界进入缅甸中部地区的必经之道。始建于1934年的阿瓦大桥在地震中倒塌,2008年通车的伊洛瓦底江大桥也出现裂缝,通行受阻。

亨凯告诉记者,民众现在更多通过轮渡往来两地。同时,实皆省是忠于前政府的“人民保卫军”活跃地区,地震前网络通信就十分受限。

缅甸政府估计,曼德勒地区受损建筑物超过1500栋。亨凯表示,缅北在2023年内战后,很多缅甸民众迁徙到曼德勒,城市人口密度增加,这些民众在曼德勒的住处多是临时性质的,更易在地震中遭受到二次伤害。

中国蓝天救援队先遣组已抵达曼德勒,正在勘察评估灾害现场。地震中,中国人常住的长城酒店一栋被震歪,部分地区异味浓烈。中缅救援人员正加紧准备疫苗,做好防疫准备。

亨凯告诉记者,曼德勒高楼酒店倒塌受到较多关注,实际上普通居民民房在地震中也受到严重破坏,外界和媒体关注不多。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地球物理与气候灾害荣誉教授麦圭尔表示,此次地震可能是70多年来缅甸大陆区域发生的最大地震,大大增强了其破坏性。已发生一次较大余震,预计还会有更多,这将导致一些脆弱建筑倒塌,使救援工作更具挑战性。

缅甸位于印度板块、欧亚大陆板块、巽他板块、缅甸板块交界处,形成了多个地质断裂带,实皆断裂带途经缅甸多个核心城市与人口稠密区,内比都、曼德勒都在其影响范围中。

实皆断裂带是世界上最活跃的断层之一,上世纪以来已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数据显示,最近一次实皆断裂带发生7.5级以上大地震是在1946年,板块活动和推移形成的能量已长期积累。

地震救援复杂

缅甸近期饱受天灾侵袭,几个月前,受季风和台风影响,缅甸全国大范围地区持续数日连降暴雨,导致多个省、邦的内陆地区遭遇罕见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

如今灾区处于炎热的旱季,气候问题可能成为地震救援的难点。2024年4月成为缅甸自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炎热的4月,中部马圭省乔镇气温一度高达48.2摄氏度。进入5月,缅甸各地逐渐进入雨季,气温下降但湿度升高,登革热和疟疾等流行病风险增加。

地震后,中国迅速反应,多支救援队伍急赴缅甸震区,争取在震后“黄金72小时”内抢救更多生命。亨凯表示,中国救援队是第一支进入缅甸的外国救援队,缅甸华人和社会心存感激。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30日5时,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携手当地救援力量,从内比都一家医院废墟下救出1名被困近40小时的老人。这是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抵达缅甸地震灾区后救出的第一名受灾民众。

据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消息,中国湖南岳麓蓝天救援队30日在缅甸曼德勒成功救出一名幸存者。当天9时30分许,岳麓蓝天救援队在曼德勒佛学礼堂所在地发现一名仍有生命体征的幸存者,之后与当地消防队合作,成功将其救出。

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派出救援队,提供帐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饮用水等物资。首批援助物资计划于31日启运,中方还将视缅方需要继续提供援助。

美国总统特朗普也表示美国愿意伸出援手,但考虑到当前美国政府大幅削减外援资金,美国的援助最终能否落地还是未知数。

世界卫生组织正准备向缅甸派遣紧急医疗队。缅甸当地医疗物资供应不足,急缺创伤包、血袋、麻醉剂、辅助器械、基本药物和帐篷。卫生合作伙伴正准备部署野战医院和流动手术医疗队。

泰国结构工程师协会主席皮玛马斯表示,曼谷松软土壤可能是造成坍塌的原因之一,可在地震后将地面运动放大三到四倍。泰国各地都有抗震建筑法规,但鲜有地震,实际估计只有不到10%的建筑具有抗震能力。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