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热议普惠包容全球化
AI导读: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聚焦普惠包容全球化,与会嘉宾围绕全球南方国家现代化路径、贸易金融合作等议题展开讨论。实现普惠包容全球化需制定公平惠及各国的全球规则,科技、技术与创新成为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员,中国积极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通过开放政策和实际行动为全球南方国家注入增长动力,其发展模式也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宝贵启示。
3月25日至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在海南博鳌成功举行。在“全球南方:共同迈向现代化”和“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路径与行动”两大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全球南方国家探索特色现代化路径、加强贸易金融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全球化进程面临挑战,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确保所有人受益,并构建一个健康的全球化体系。柬埔寨亚洲愿景研究院院长成金珑在会上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让各国及其民众积极参与;二是减少过度利用自然资源,构建全面贸易治理体系;三是削减无益竞争,创造健康竞争环境,支持小经济体发展,实现共赢。
在接受专访时,成金珑强调,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的关键在于制定一套能够公平惠及各国及其人民的全球规则、规范和政策,以此推动“包容性”全球化倡议。
他认为,科技、技术与创新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我们应该减少竞争,聚焦合作,促进各国成长与发展,实现繁荣。通过技术科学创新,我们可以协同推动数字经济,实现数字互联,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他强调,这是未来推动更紧密、更深入合作,构建更加互联的全球化世界的重要路径。
实现全球化倡议需惠及人民
《21世纪》:您如何看待中国提出的“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意义?
成金珑: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于全球200多个国家来说,落实这一目标仍有难度。关键在于协调欠发达、中等和发达经济体的情况。短期内难度很大,但各国若能放开心态,共同协商,我相信中长期内我们能实现这一倡议,前提是制定公平惠及各国的全球规则。
普惠包容全球化需各国共识
《21世纪》:您认为有哪些适合的路径推动普惠包容全球化?
成金珑:普惠包容的全球化需建立在各国共识之上,或可基于世界贸易组织工作,寻找新机制、新方法解决紧张局势,激发协同作用。关键在于让各国看到合作红利,避免陷入竞争。
数字互联推动全球化
《21世纪》:数字经济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吗?
成金珑:科技、技术与创新是全球化重要推动力。减少竞争,聚焦合作,促进各国发展繁荣。科技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实现数字互联,支持各国共同发展。
“全球南方”应聚焦惠民工程
《21世纪》:“全球南方”经济体占全球经济40%以上,您如何看待其影响力?
成金珑:“全球南方”正快速成长,成为重要力量。结合人口、地域和经济总和,它是塑造全球经济活力与趋势的关键。应将更多精力集中在项目合作上,惠及民众。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