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2月新加坡工业产出同比意外下降1.3%,环比季节性调整后大跌7.5%。生物医药和电子行业表现不佳,但精密工程和运输工程产业增长。未来趋势研判面临不确定性,但制造业长期发展基本面坚实。

  新华财经新加坡3月27日电(记者刘春涛)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2月新加坡工业产出同比意外下降1.3%,环比季节性调整后更大跌7.5%,大幅低于此前市场预期。这一数据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OCBC(华侨银行)首席经济师林秀心分析,2月工业产出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及该行自身预测,主要是生物医药和电子行业表现不佳所致。生物医药行业同比大幅下滑14.3%,药品制造产出暴跌30%;电子产业也整体下降6.4%,半导体产业尤为疲弱。不过,精密工程和运输工程产业分别实现16.2%和16%的同比增长,成为亮点。

  UOB从宏观角度解释了此次产出数据的异常下滑,指出新加坡工业产出的疲软反映了整体制造业景气的阶段性转折。大华银行引入“六个月移动平均同比增速(6MMA YoY)”指标,发现新加坡整体制造业6MMA增速下滑,电子业尤为明显,显示出生产动力不足。此外,全球贸易局势紧张和关税威胁也在影响产业链上下游需求。

  据新加坡《商业时报》报道,2025年2月的产出大幅下滑,打破了此前连续7个月的增长趋势,远低于经济学家预测。剔除生物医药板块后,2月制造业产出同比微增。电子行业内部,除信息通讯与消费电子保持强劲增长外,其他大部分子板块均陷入负增长。

  林秀心认为,需观察2月的疲弱数据是否为暂时性,并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不确定性可能是造成动荡的外部因素之一。尽管2月表现疲软,但电子业累计仍同比增长。她强调,若美国兑现关税威胁,全球制造业环境将更趋复杂。

  巴克莱投资银行分析师Brian Tan预计,3月产出可能因“低基数效应”而反弹,新加坡第一季度GDP增长将略低于去年第四季度。

  星展银行经济师Chua Han Teng指出,需确认制造业是否已明显转入负增长,尤其是在PMI尚处扩张区间的情况下,订单与积压指标走弱需警惕。

  马来亚银行认为,尽管新加坡未被美国列入“贸易失衡15国”名单,但若美方针对半导体与药品施加关税,新加坡制造业将可能遭受更大冲击。

  对于未来趋势,多数机构认为新加坡工业生产前景面临不确定性,但部分领域仍有积极因素。精密工程和运输工程的强劲表现将抵消部分下行压力。此外,新加坡政府推出的产业扶持政策有望在中期内支撑制造业。

  中期来看,OCBC和UOB提醒投资者警惕国际贸易环境带来的结构性风险。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报复性关税”政策可能加剧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若关税摩擦升级,全球需求下滑将影响新加坡作为区域贸易枢纽的地位。

  总体来看,新加坡工业产出短期内下行压力较大,但制造业长期发展的基本面依然坚实。新加坡经济与产业政策的灵活性与前瞻性将是未来制造业能否成功走出低谷的关键。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