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进口激增致外储压力,比索汇率成政治敏感话题
AI导读:
阿根廷自由派总统推行强势比索政策导致进口额飙升,给外汇储备带来巨大压力。中国商品进口量增速领跑,跨境电商交易量爆发式增长。阿根廷政府正承受巨大压力,亟需在4月敲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以充实外汇储备。
比索汇率敏感,阿根廷进口激增与外储压力并存。
据英国《金融时报》3月24日报道,阿根廷自由派总统哈维尔·米莱推行强势比索政策,调降关税并放宽进口限制,导致进口额飙升。这一旨在抑制通胀的举措虽初见成效,但给本已匮乏的外汇储备带来巨大压力,经济面临外部市场冲击的风险。
进口激增与外储告急
阿根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进口额同比增长42.3%(58.64亿美元),食品进口同比翻番,太阳能电池进口激增10倍,农用拖拉机采购量增长4倍。尽管进口额激增,2月仍实现2.27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得益于能源行业和贸易条件的改善。
中国商品进口量增速领跑,2月同比增幅超100%。跨境电商交易量通过阿里巴巴等平台呈爆发式增长,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机场货运仓库堆满集装箱。
米莱政府的抗通胀策略虽成效显著,但代价高昂。美元外流加剧,外汇储备补充停滞,阿根廷抵御外部市场震荡的能力持续弱化。政府正承受巨大压力,亟需在4月敲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以充实外汇储备。
赤字危机与出口红利
比索汇率成为阿根廷政治敏感话题,米莱抨击认为比索升值有风险的经济学家。进口激增导致阿根廷人海外购买力提升,旅游外汇支出创历史新高。阿根廷自6月起持续呈现经常账户赤字,商品贸易顺差骤降。
StoneX金融服务集团策略师指出,不断扩大的经常账户赤字对政府维持汇率稳定所需的外汇储备构成压力。阿根廷深陷危机,难以吸引外资,亦无国际市场融资渠道。面对10月中期选举,米莱承诺避免比索大幅贬值。
阿根廷政府坚持大幅削减关税及繁琐的海关监管流程,刺激竞争、抑制通胀。纺织业等受保护产业警告进口激增将导致大规模裁员,但政府辩称制造商受益于廉价零部件进口,企业必须提升竞争力。
阿根廷中右翼政府前生产部长预测,进口增长将趋稳,油气出口快速增长将抵消进口增长,维持贸易顺差。随着油气出口顺差有望增至80亿美元,阿根廷目前尚未出现经常账户融资危机。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