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与通胀前景分析
AI导读:
美联储3月货币政策会议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市场认为降息周期结束。通胀数据虽有回落,但仍高于政策目标,劳动力市场价格上涨风险存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加剧通胀担忧,美联储将优先稳定物价,短中期按兵不动,长期看降息时间窗口或推迟。
张锐
继今年1月首次年度货币政策会议决定暂停降息后,3月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再次声明维持基准利率在4.25%-4.5%区间不变。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本轮降息周期第一阶段已结束,未来降息可能性递减。
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美国CPI环比上涨,同比涨幅2.8%,为4个月来首次回落。核心CPI同比上涨3.1%,创4年新低,显示通胀压力有所缓解。然而,核心CPI仍高于2%政策目标,单月数据改善不足以彻底解决通胀问题,或抑制美联储进一步放松利率政策。此外,短期通胀数据未反映动态因素,如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加剧美联储降息担忧。
劳动力市场方面,2月非农就业人口15.1万,较1月增长,失业率连续两月维持在4.1%,显示就业市场韧性。员工平均时薪创历史新高,工资通胀率超过物价通胀率,存在劳动力价格带动服务市场价格上涨风险,引发美联储观望。
特朗普关税政策备受关注。提高进口关税引发多国反对,贸易摩擦升级,增加全球性再通胀风险。关税或成为长期结构性通胀催化剂。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显示,关税可能使美国通胀率短期上升0.5-1个百分点。密歇根大学CPI预期指标显示,未来一年预期中值升至4.9%,未来5-10年预期升至3.9%。美联储更关注PCE平减指数,但预测2025年PCE通胀率仍为2.7%。
美联储在物价稳定和就业最大化之间倾向前者。当通胀预期失控时,美联储会优先稳定物价。鲍威尔表示,美联储不重视短期物价指标,更关注长期通胀变动。美国经济形势良好,就业率符合预期,通胀继续靠近政策目标。关税政策对通胀构成威胁,但利率政策虽有限制性,并不明显紧缩。
短期内,美联储将按兵不动。长期看,经济衰退信号可能迫使美联储进一步放宽利率,但降息时间窗口可能推迟至今年第四季度,全年降息频率或仅一次。
特朗普敦促鲍威尔进一步降息,但鲍威尔坚持捍卫美联储独立性,利率政策大幅变化可能性低。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