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警告称,尽管日本消费者价格持续上涨,薪资也实现了30年来最大幅度的年度增长,但日本仍未完全摆脱通缩困境。一些经济学家担忧当前的物价上涨是“错误类型的通胀”。日本央行的正常化过程包括结束负利率、小幅加息等举措,但确保工资增长长期超过物价上涨是关键。

  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近日发出警告,尽管日本消费者价格持续上涨,薪资也实现了30年来最大幅度的年度增长,但日本仍未完全摆脱通缩困境。这一坦诚的言论正值日本央行力推经济“正常化”,并逐步转向正利率之际。

  多年来,日本一直在努力摆脱物价下跌的局面,但加藤胜信指出,尽管物价有所上涨,其他经济指标也呈现积极态势,但只有在经济不再面临下滑风险的情况下,才能宣布彻底战胜通缩。他强调,判断日本是否已摆脱通缩,需综合考虑消费者价格、基础价格和背景等多重因素。

  尽管情况有所好转,但一些经济学家担忧,当前的物价上涨很大程度上是“错误类型的通胀”,即由日元贬值和大宗商品成本上升推动,而非工资上涨和消费者需求上升的良性循环。

  数据显示,日本总体通胀率已连续35个月高于央行2%的目标,2月份不包括新鲜食品在内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同时,日本工会联合会表示,新一年薪资谈判已赢得5.46%的平均工资涨幅,为33年来最高。

  然而,实际工资增长停滞不前,消费者信心依然疲软。加藤胜信表示,在通货紧缩时期,价格、工资或利率的停滞抑制了经济增长,阻碍了日本潜力的发挥。他同时指出,经济正常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现在物价和工资都在上涨,日本央行也在研究最佳货币政策立场,出现了一些变化和正常化的迹象。

  日本央行的正常化过程包括结束负利率、小幅加息等举措。许多经济学家预计,今年至少还会有一次加息。但加藤胜信强调,确保工资增长长期超过物价上涨是日本经济正常化的关键。

  穆迪分析的日本经济学家Stefan Angrick表示,尽管消费者价格通胀水平排除了日本重回通缩的可能性,但加藤的言论反映出日本尚未实现理想的通胀水平。他预计,到2026年,通胀率将降至2%以下。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