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文章分析了当前美国经济的混合图景,指出虽有衰退信号但经济增长指标仍稳健。同时,探讨了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认为衰退可能性较小但增长将放缓,滞胀风险存在。

  孙长忠(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研究员)

  美联储3月18至19日召开今年第二次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4.25%~4.5%不变,从4月起再次减缓缩表。会议声明、经济预测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新闻发布会认为美国经济较为稳健,预计经济增速下降,强调不确定性增加,但认为外界担忧的衰退可能性不高,也否定了滞胀,其背景即是当前美国经济现状和展望。

  辨析美国经济的“噪音”和“信号”

  当前美国经济数据和经济状况呈现混合、复杂的图景,其中既有大量指向衰退的信号,也有一些保持稳健增长的指标,既有预期类的“软指标”,也有实际发生的“硬指标”,需要深入、细致分析辨别,既看静态状况,更看动态趋势,剔除暂时性因素,把握趋势性因素。

  目前指向衰退的既有预期类“软指标”,比如亚特兰大联储预测美国GDP下降、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跌、小企业乐观指数连续下降等,也有不少现实类的数据和动态,比如月度零售数据大幅走弱,零售商、百货商店和快餐业、航空业最新销售及预期指引疲软,家庭债务增加,现金储备减少,贷款、信用卡拖欠率上升,各收入群体消费支出都更为谨慎等。显示经济仍在稳健增长的以“硬指标”为主,最重要的是就业数据,其次是初请失业金人数和PMI指数等。

  预期类数据虽有指向和预测功能,但往往与实际情况有所背离。亚特兰大联储预测一季度美国GDP下降2.8%,但这是个暂时性因素,准确度不高。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大跌,但鲍威尔认为是个“异常值”。最新消费数据和家庭个人财务数据值得重视,因为美国经济是消费主导的经济,但目前只是初步的、苗头性的,距离导致衰退还比较远。

  再看增长指标。2月就业数据显示新增就业人数高于1月,失业率虽略有上升但处于历史低位,近期初请失业金人数保持在较低水平,说明就业仍较稳健。只要就业和收入稳定,经济基本面就不会有大问题。目前美国家庭资产负债表总体仍较稳健。2月PMI指数显示经济仍处于扩张区间,特别是服务业在超预期扩张。美联储减缓缩表也有利于保持市场流动性状况良好。

  综合而言,当前美国经济基本面仍较稳健,距离衰退还比较远,但预期恶化,衰退风险和概率有所增长,不确定性突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经济自身放缓趋势在延续,另一方面是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朝令夕改,企业和个人无所适从,只好保持谨慎、观望等待、控制支出。

  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及影响推演

  若特朗普政府延续当前政策风格,衰退概率将会越来越大。但从经验看特朗普必要时将会妥协。结合当前美国经济状况和走势,可简要推演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成型、实施及其经济影响。

  关税政策方面,此次关税政策范围广、税率高、报复烈、影响大。若关税问题久拖不决甚至交互升级,问题将会越发严重。近期加拿大安大略省要对美国3州加收电力附加费,特朗普升高报复威胁后双方又取消。特朗普究竟会在什么具体情况下妥协尚不得而知,但一旦可能超出可承受范围,反应或是迅速有力的,经济衰退大概率可以避免。

  政府改革方面,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削减政府开支和裁员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不利。但削减政府开支并不容易,究竟能削减多少现在不得而知。裁员方面,目前已有超过10万名联邦政府雇员离岗,但裁员也不容易。

  减税政策方面,延长或恢复之前的减税政策对经济的刺激力度显然不如当初推行时,新的减税政策尚在讨论中。管制政策方面,特朗普一直在取消拜登政府的监管政策,解雇执法人员,这有利于促进增长、降低通胀,但他可能利用监管权力惩罚反对者,其个性化的行事风格也与企业渴望的可预测性相悖。

  综上所述,美国经济在可预见的时间内陷入衰退可能性较小,但增长将会放缓。在目前通胀仍在高企甚至因关税上升的情况下,滞胀有其可能性,但短暂的出现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滞胀。面对关税压力,美国企业在设法积极应对。市场经济的韧性特别是科技创新应用将继续提供坚实支撑。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