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以来,人民币汇率月线上呈现稳中有升趋势。受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市场对美国经济基本面的担忧上升,美元指数快速下跌。中国经济回升情绪带动人民币展现韧性,未来将持续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双向波动。

3月以来,人民币汇率月线上呈现稳中有升趋势,展现出较强韧性。

月内,美元自高位回落,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落地不及此前市场预期,加之关税政策反复,市场对美经济前景担忧,美元指数持续走低。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自3月首个交易日(3月3日)的7.2931、7.3026一度升破7.23。3月17日、3月18日,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汇率分别触及月内最高值,分别为7.2262、7.2216。

北京时间3月20日凌晨,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维持在4.25%至4.5%区间不变。同时,美联储上调了2025年美国关键通胀指标PCE同比增速预估。中金公司分析称,点阵图显示2025年的美联储降息中值维持在两次,但支持更少降息的官员人数有所增加。

截至北京时间3月20日16:30收盘,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报7.2383,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0点。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即使未来美联储放慢降息步伐,对人民币的影响仍然会比较有限,年初宏观经济保持较强增长态势,将对人民币汇价形成支撑。

受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美联储本次议息会议大幅下调了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同时上调了通胀预期。市场对美国经济基本面的担忧上升,美元指数快速下跌。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分析指出,2月美国CPI增速放缓,但通胀数据的改善并没有消除市场因关税政策而带来的通胀上行风险。

此外,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美国零售销售环比上升0.2%,低于市场预期的0.6%,整体回升幅度较小。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分析称,这表明受特朗普政策节奏错位影响,美国经济暂时性承压。

美联储也在声明中提到“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程度进一步升级。有分析认为,后续美国若真的出现降息动力,更多可能出现在年内较晚时候。钟正生分析表示,美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可能超过美联储当前预判,继而产生美联储上半年降息太迟,下半年“补降”的风险。

面对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如何应对?王青表示,人民币汇率将主要由国内宏观经济走势、外部经贸环境变化,以及美元指数走向等因素牵动。在中国经济回升情绪的带动下,人民币亦展现韧性。

据中国人民银行3月14日发布的数据,2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2%;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增长7416亿元。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指出,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增长态势稳定均衡,对实体经济保持较强支持力度。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指出,未来我国外汇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一是我国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二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有助于促进跨境资金均衡流动;三是我国外汇市场更加成熟、富有韧性,防范化解外部冲击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王青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申,“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年内来看,人民币汇率弹性趋于加大,贬值容忍度也会有所提高,但会持续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双向波动。

此外,Swift发布的报告显示,2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占比为4.33%,较1月提升了0.54个百分点,维持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水平。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