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美联储自去年底降息后,今年连续两次维持利率不变,并调整通胀与经济前景预期。经济不确定性高涨,关税政策成为关注焦点。市场预计美联储最早5月可能降息,全年降息两次可能性较大。

自去年9月进行4年来首次降息后,美联储一度“三连降”,至去年底累计降息100个基点,被市场认为开启了降息周期。然而,进入今年,美联储在1月底后连续两次维持利率不变,并调整了对通胀与经济前景的预期。这一变化被认为与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密切相关。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面对高度不确定的经济环境,美联储将继续密切关注硬数据中的疲弱迹象,并努力区分信号与噪音。

美联储继续维持利率不变

当地时间3月19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至4.5%之间不变。这是自1月底以来,美联储再次选择维持利率稳定。

在议息声明中,美联储指出,尽管美国失业率稳定在较低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依然强劲,但通货膨胀仍处于高位,且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为实现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的目标,美联储决定维持当前利率水平。

在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进一步阐释了美国经济发展现状和货币政策。他指出,尽管消费者支出有所放缓,但美国经济整体保持强劲。通胀方面,部分商品通胀数据超出预期,可能与关税政策有关。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维持现有基准利率不变,并计划自4月1日起放缓美债减持至50亿美元/月。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鲍威尔在记者会上主要关注了通胀前景、经济增长放缓压力,以及维持年内降息预测的考量。他强调,关税等政策为美国通胀及经济前景带来不确定性,美联储选择以“不变”应变,保持货币政策高度灵活。

钟正生还指出,虽然美联储在利率上按兵不动,但已宣布于4月开始进一步放缓缩表,通过减少国债市场供给来压降美债收益率,这对美国经济和股市具有积极作用,客观上能发挥部分降息效果。

受关税担忧影响,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先后跌入技术回调区间。但此次会议释放了政策安抚信号,股市情绪有所改善,三大股指19日上涨。

四大政策变化引发关注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数据为美联储强调的“经济不确定性”提供了佐证。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CPI同比上涨2.8%,环比增速降至0.2%,为近4个月最缓增速。

与此同时,美国关键经济数据呈现疲软态势。2月零售采购金额增长乏力,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滑。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分析称,特朗普发起关税战引发国内物价上涨预期,同时拖累美国经济增长。

鲍威尔表示,新政府正在实施贸易、移民、财政政策和监管四大领域的重大政策变化,这些变化将对经济和货币政策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美联储面临两难抉择

展望未来降息路径,美联储的经济预测概要显示,今年GDP增速预期中值下降0.4个百分点至1.7%,通胀预期上升至2.8%。尽管利率点阵图显示年末联邦基金利率中值将降至3.9%,但市场预期5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高达80.5%。

杨德龙预计,美联储最早可能在5月份进行首次降息,全年降息两次的可能性较大。美国LPL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杰弗里·罗奇则表示,当前美国经济滞涨威胁正在增长,核心通胀率需有所回落才能使美联储在6月降息。

特朗普一直敦促美联储降息,并承认关税将对美国经济造成影响。在第一任期中,他就曾频繁批评美联储及鲍威尔。英国《经济学人》网站认为,特朗普的政策与美联储正发生冲突,使美联储陷入两难境地:要么维持高利率抑制通胀,要么降息刺激经济增长。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