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美国经济面临财政赤字高企和贸易战等挑战,可能引发全球经济震动。市场期待美联储降息应对经济不确定性。中国正在积极准备应对之策,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并积极参与全球产业生态链的重塑。

  美国政府的“刮骨疗伤”,可能引发全球经济震动。

  近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2月零售数据环比增长0.2%,远低于市场预期的0.6%,前值也由-0.9%大幅下修至-1.2%,创2021年7月以来最大降幅。这一数据引发市场担忧,美国经济可能面临滞胀风险,市场期待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能承诺降息,以应对经济不确定性。[国际财经]

  美国经济正在经历可控“衰退”,这一观点逐渐被市场接受。然而,美国政府仍在推进被认为具有破坏性的关税贸易战,并放大政策的灵活性,测试经济和市场的风险承受能力。同时,以减支瘦身为主导的美国政府机构改革也在加速推进。此外,美国共和党人在国会逼迫民主党人支持其临时拨款方案,进一步加剧了政治不确定性。[国内财经]

  当前,美国经济面临的深层问题是财政赤字高企,6%以上的财政赤字率已不可持续。预计今年国债利息支出将首次突破万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国经济难以继续依赖政府刺激来推动增长。财政风险已成为牵制美国经济和市场表现的中长期因素。[财经聚焦]

  因此,美国财政部部长明确表示,需要对政府支出进行“排毒”。特朗普政府正在推进的近似休克疗法的解决方案,可能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这将给美联储带来压力,促使其考虑降息以应对可能的衰退风险。利率下降将有助于缓解美国国债利息支出压力。[国际财经]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整体呈现买方市场特征。特朗普政府利用关税进行四面出击,对贸易伙伴构成不对称博弈。然而,基于需求稀缺性支撑的关税博弈与特朗普2.0政策(减税、放松监管和减少市场挤出效应)正在形成闭环操作,最大化买方占优效应。[国际财经]

  面对美国经济风险外溢的挑战,中国正在积极准备应对之策。政府工作报告将提振消费和提高投资效益放在2025年十大任务首位。中国正在布局提振消费,以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这是未雨绸缪应对美国经济风险外溢的战略举措。同时,中国将进一步研究和布局新时期企业出海战略布局,让中国供应链在全球开枝散叶,扎根本地化生存。[国际财经][国内财经]

  当然,中国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中,需要正视政府刺激—响应模式的利弊损益,做好边际分析,真正将消费引导到自发扩张的秩序上。此外,美国经济面临的政府支出依赖症主要刺激的是消费者欲望,而非真实需求。这其实是美国近年来核心通胀上升的一个深层原因。[财经聚焦]

  祸福相依。美国经济刮骨疗伤带来的“人为”衰退风险外溢效应,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产业生态链的重塑,让中国供应链融入本地化,这将是中国与全球更新链接的一种新范式。[国际财经]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