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央行再降息,稳增长与控风险如何平衡?
AI导读:
韩国央行近日再次降息0.25个百分点,凸显经济挑战严峻及稳增长决心。然而,降息也带来韩美利差扩大、汇率波动、资本外流及通胀风险等担忧。未来央行需在稳增长与控风险间寻求平衡,政策走向备受关注。
韩国央行近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的第三次降息,凸显韩国经济挑战严峻及政策制定者稳增长决心。然而,降息也引发了韩美利差扩大、汇率波动、资本外流及通胀风险等担忧。未来,韩国央行需在稳增长与控风险间寻求平衡。
降息直接源于韩国经济增长动能减弱。韩国央行预测,2025年GDP增速将下调至1.5%,低于市场预期及IMF、OECD预测。特别是2024年Q4 GDP环比仅增0.1%,消费、投资、出口均表现不佳,房地产行业低迷拖累整体经济。同时,韩国出口企业受美贸易政策影响,面临更高关税壁垒,外部需求疲软与国内消费低迷交织,经济增长承压。
此外,韩国政局动荡加剧市场不安,企业与消费者信心受挫,投资与消费意愿下降。政治不稳定影响资本市场和汇率,韩元对美元汇率大幅波动。在此背景下,韩国央行降息旨在提振市场信心,降低融资成本,刺激消费与投资,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韩国政府财政政策空间有限,也是此次降息的重要考量。市场预期政府推出财政补充预算案加强刺激,但因政治分歧未能通过。韩国央行认为,货币政策需率先发力支撑经济增长。央行行长李昌镛提到,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加剧外部风险,韩国国内经济信心疲弱,降息成为优选。
但市场对降息影响看法分歧。韩美利差扩大可能带来资本外流压力,美联储维持高利率,韩国降息导致利差扩大,可能引发国际资本撤离,推高韩元贬值风险。同时,降息可能引发新通胀,韩元贬值推高进口商品价格,影响通胀。货币宽松政策可能刺激房地产回暖,增加金融风险。
未来韩国央行是否继续降息取决于多因素。若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特别是出口疲软和内需不振未见好转,央行可能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若美联储保持当前利率,韩美利差扩大,韩元贬值压力加大,央行可能暂缓降息以稳定汇率并防止资本外流。此外,若财政政策及时出台,货币政策压力可能减轻,降息步伐可能放缓。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