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特朗普上任美国总统后,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了两轮关税,导致美国企业界担忧。特朗普关税政策使美国通胀率居高不下,消费者体验糟糕,企业利润下降。美股遭遇大跌,经济学家预测美国经济可能衰退。


  界面新闻记者 | 刘婷

  Ken Chester是美国纽约一家专注于社区团购的企业的CEO,近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他焦头烂额。他既在寻找中国商品的替代品,又试图说服中国供应商让利,但尚未成功。

  “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等国,我都在考察,其中一些国家在纺织品方面还行,但在消费电子等领域,根本找不到和中国产品一样价廉物美的替代品。”Chester对界面新闻说。

  BulkMagic.Co成立于2021年,主要业务模式是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供应商处采购各类商品,如服装鞋帽、健康与美容用品、电子产品、食品和杂货等,然后以优惠价格出售给当地消费者。过去三年公司生意兴隆,但自特朗普上任美国总统后,Chester的好日子可能要到头了。

  特朗普上任后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了两轮关税,累计20%。美国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也于3月4日生效,不过特朗普撤回了部分措施,给予《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涵盖产品一个月的豁免期。此外,美国对所有进口钢铁和征收25%关税将于3月12日生效,针对更广泛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细则也将于4月2日出台。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此前表示,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美国已对60%的中国产品加征了惩罚性关税,未加征的大多是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等消费品。特朗普关税2.0则瞄准了与美国人日常生活更紧密的产品,美国消费者体验将更加糟糕。

  Chester对此深有体会。在关税压力下,公司不得不重新评估定价策略,虽然尚未涨价,但涨价是迟早的事。

  “好在之前储备了一批中国商品,目前无需大幅调价,但储备很快就会用完。如果我们完全吸收关税成本而不转嫁给客户,一些产品利润率可能会大幅缩水,甚至下降两位数。”Chester说。

  特朗普称外国企业和政府将为关税买单,但支付关税的是进口商,即美国公司,钱进了美国财政部口袋。企业通常会将价格成本转嫁给客户,最终为关税买单的是美国消费者。

  Chester说,自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叠加俄乌冲突等,物价持续上涨,现在特朗普又加征关税,美国消费者愈发沮丧和愤懑。

  通胀是困扰美国民众的头等大事。拜登政府期间,美国通胀一度飙升至7.9%的四十年高位,迄今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仍未完成。特朗普竞选期间多次抨击拜登政府经济政策,称其导致美国陷入“通货膨胀噩梦”。他就职时表示要调动资源,快速降低物价与成本,但加征关税恰恰会使物价走高,导致通胀居高不下。

  “这与他竞选时承诺的降低通胀完全相反。”Chester说。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预测,关税对美国通胀的影响在0.5-1个百分点,对GDP拖累影响在0.5-1.7个百分点。食品、电子、玩具、电器、汽车和零部件领域受到的冲击最大。

  以汽车为例,美国汽车供应链贯穿美墨加三国,组装生产过程中需多次在三国流动。全球主要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商在北美均有建厂。美国智库安德森经济集团的分析显示,受加墨关税影响,北美汽车生产成本将上涨3500至12000美元。

  安德森经济集团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安德森表示,考虑到如此高的成本,生产商将停止生产部分车型,整个行业产量和就业岗位可能会减少。他还表示,特朗普提出的让车企迅速将生产转移回美国的建议不现实,因为这将花费巨大成本,且可能需要数年才能实现。

  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德斯蒙德·拉赫曼称,特朗普关税政策是巨大错误,他未从第一任期旨在通过关税阻止贸易逆差失败的行动中吸取教训,反而提出“强化关税”政策,这将使美国通胀率维持高位,并可能导致全球经济衰退。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指出,关税对价格的最终影响将取决于进口需求和供应弹性,但对中美第一阶段贸易战的研究发现,关税完全转嫁给了美国进口商,进而转嫁到美国消费者头上,给美国家庭支出造成额外负担,低收入家庭负担更重。

  根据美国保守派智库“税务基金会”的研究,特朗普关税1.0相当于向全体美国人民征收了近800亿美元的税收,是几十年来最大规模增税措施。

  特朗普的贸易战叠加其他激进措施加剧了人们对美国经济的担忧。3月10日,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一”,道琼斯工业指数大跌近900点;纳斯达克指数重挫4%,创29个月最大跌幅。

  美国全国商业经济协会对151名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40%的受访经济学家预测明年美国经济可能衰退,重要因素是政府经济政策;19%的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经济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收缩,比去年8月的调查结果增加了7个百分点。此外,这些经济学家普遍预计,到2027年甚至更晚,美国通胀率可能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