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美国政府以芬太尼为借口,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此举延续单边主义贸易霸凌,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反将加速全球经贸秩序的深度调整。中国经济展现韧性,美国此举将损害多边贸易体制权威性,加速全球技术权力多极化演进。

美东时间3月3日,美国政府再次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此举延续美国单边主义贸易霸凌,基于战略误判,难以实现目标,反将加速全球经贸秩序调整。

一、芬太尼议题武器化:伪善下的战略透支

美国将芬太尼与贸易制裁捆绑,破坏国际禁毒合作。中国自2020年起严管芬太尼类物质,建立中美禁毒合作机制。美国国会未通过相关法案,国内阿片危机源于资本逐利与监管失效。白宫“甩锅”中国,暴露社会治理失能。

此策略侵蚀国际多边合作根基。2024年,中美启动禁毒合作工作组机制,中国列管重要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美国指控缺乏数据支撑,损害政策可信度。当国家安全成贸易战借口,全球治理共识将瓦解。

二、关税博弈误判:美国实力认知偏差

低估中国经济韧性。2018年以来,中国经济展现韧性,制造业全球占比升至32%,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形成优势。中国对东盟、中东出口增速达14%,依托RCEP与金砖国家市场,有效对冲外部压力。

误判经济反噬烈度。新关税将推升美国通胀0.8个百分点。高利率下,关税可能触发滞胀风险。美国零售巨头警告,关税成本将转嫁消费者,抑制消费市场活力。

漠视供应链重构规律。美国试图凭关税壁垒重塑供应链,但全球产业布局已进入“中国+N”时代。美国行政干预违背经济规律,无法达成目标,将被市场力量修正。

三、秩序重构:单极霸权黄昏与新范式曙光

规则体系瓦解。美国阻挠多边机制,滥用国内法实施长臂管辖,重创多边贸易体制权威性。

技术权力分散化。美国技术封锁未能遏制中国创新,激发自主创新潜能,催生出平行科技合作体系。全球技术权力正多极化演进,美国技术霸权出现结构性松动。

新全球化制度探索。RCEP贸易占比突破32%,新开发银行成员扩至45国,中国-中亚峰会机制化推进,构建“发展权平等”新秩序。发展中国家在世贸组织提案数首次超发达国家,标志规则制定权多极转移。

结语:历史逻辑不可逆

国际秩序演进遵循生产力变革规律。美国关税攻势似19世纪英国《谷物法》翻版,保护主义延缓霸权衰落,终将被市场力量粉碎。当前,人工智能革命重塑全球价值分配,气候危机需跨国协作。美国单边主义行径,无法达成目标,将加速全球贸易规则合理、公平转变,适应多极化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

(作者: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谭秀杰,来源:第一财经

关键词:美国关税、芬太尼、中国经济、全球经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