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联储主席警告:过度预期生产率增长或陷央行于艰难境地
AI导读:
芝加哥联储主席警告称,过度预期生产率增长带来的积极经济影响可能会使央行处于艰难境地。生产率增长加快意味着可以在相同时间内生产更多产品,有助于美联储抑制通胀,但需评估其持续性。同时,人工智能等技术正推动生产力增长,但投资者需谨慎对待新技术前景。
芝加哥联储主席奥斯坦·古尔斯比(Austan Goolsbee)警告称,虽然美国近年生产率出现了喜人的涨势,但过度预期其带来的积极经济影响可能会使央行处于“艰难的境地”。生产率增长是经济效率的关键指标,需谨慎对待。
周三,古尔斯比就提到,若对生产率飙升抱有过度期待,短期内会导致经济过热,并可能引发投资过剩,这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引发的经济衰退类似。
当时,古尔斯比指出,短期经济过热可能迫使美联储更关注对抗通胀。周五(2月28日),古尔斯比在芝加哥联储讲稿中表示,他乐见近期生产率加速,但也觉奇怪。
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劳动生产率近年来的增长速度超过新冠大流行前的趋势。生产率增长加快意味着企业和工人可赚更多钱,有助于美联储抑制通胀。

然而,美联储需评估生产率增长趋势是否持续。古尔斯比称,需结合行业专家、商界领袖观点,因他们会在数据证明前预见趋势。
古尔斯比提到居家办公政策、失业率飙升导致的劳动力重新分配等可能提高生产率,但这些变化仅为一次性影响。
同时,有证据表明人工智能等技术正推动生产力增长,其影响可能更持久。古尔斯比对新技术“开启快速、持久生产力增长时代”的前景兴奋,但也强调评估生产力激增持续性仍是挑战。
就像1990年代和21世纪初计算机发展一样,投资者可能过于看重新技术前景。古尔斯比表示,计算机和互联网虽对经济产生革命性影响,但股票价值飙升和对技术的过度投资加剧了21世纪初的经济衰退。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