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镍矿巨头坦言:缺乏中国合作难盈利
AI导读:
跨国矿业巨头埃赫曼印尼镍矿业务负责人表示,西方公司若不依赖中国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在镍领域难以实现盈利。取消与巴斯夫合作项目凸显经济压力,与中国合作成为少数西方公司在印尼镍产业的立足之道。
跨国矿业巨头埃赫曼(Eramet)的印尼镍矿业务负责人近期发表观点,指出在电动车电池的关键金属镍领域,西方公司若缺乏中国同行的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则难以实现盈利目标。这一论断凸显了中国在镍产业链中的不可或缺性。
今年早些时候,埃赫曼取消了与德国巴斯夫合作的印尼镍钴精炼厂项目,原因是项目在经济上不具备可行性。该项目原计划投资26亿美元,并有望成为印尼首家完全由西方公司控股的镍炼厂。镍金属价格的持续疲软,如伦镍期货年内短暂上涨至2万美元/吨后,又回落至近年来的低点约1.5万美元/吨,进一步加剧了项目的经济压力。
(埃赫曼、巴斯夫6月宣布取消建厂计划,来源:公司官网)
在印尼这一全球镍储量最高的地区,埃赫曼选择与中国青山控股合作,共同运营印尼韦达湾镍矿。这一合作模式使埃赫曼成为印尼镍产业中少数能够站稳脚跟的西方公司。
埃赫曼印尼公司首席执行官热罗姆·鲍德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生产镍,离不开中国的技术、专业知识和设备支持。他强调,没有中国公司的参与,不仅风险增大,资本支出也会显著提高。
在谈及巴斯夫项目失败时,鲍德莱指出,由于市场环境艰难,该项目已不再具备经济意义。但他同时表示,如果由中国建造并运营工厂,项目实际上是有可能盈利的,因为中国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鲍德莱特别提到中国的高压酸浸工艺(HPAL),这是从劣质矿石中提取电池级镍的关键技术。中国的相关设备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能够显著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和建设速度。相比之下,过去二十年里,西方公司在全球多地的HPAL项目因成本和技术问题而失败。
在印尼,这种“西方公司+中国”的合作模式并不罕见。随着印尼于2020年禁止镍矿石出口,当地精炼厂的建设成为全球产业的重点。去年,美国福特、淡水河谷印尼公司与中国华友钴业公司合作建设镍冶炼厂;今年也有报道称,跨国汽车巨头Stellantis正在与华友洽谈合作事宜。
据行业研究公司数据显示,目前印尼在全球精炼镍产量中的占比达到57%,预计到2030年前将增加至近70%。鲍德莱还批评了美国政府未将印尼镍产能纳入《通胀缩减法案》激励范围的做法,认为此举可能会损害美国的镍供应安全。
他表示:“当一个国家即将生产全球70%的镍时...如果不将其视为潜在的供应方,就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自食其果,因为这里是地球上最具竞争力的镍矿。”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