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展示了AI前沿技术,强调推动AI资源开放,降低技术门槛。中国大语言模型DeepSeek表现突出。峰会呼吁加强全球协作,构建包容治理框架,确保AI发展符合人类根本利益。

2月10日至11日,人工智能(AI)行动峰会在巴黎举行。主会场大皇宫内,多国政商决策者们齐聚一堂,就AI全球治理展开热烈讨论;巴黎东南部“F站”创业园区里,上千AI创业创新者忙着展示AI最新应用成果和洽谈商业合作;塞纳河畔香格里拉酒店,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专家学者围绕AI技术及其应用深入交流……

这不仅是人工智能探索前沿的技术展示,更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展望。当前,AI技术深度广度不断拓展,朝着更丰富、更高效、更贴近应用的方向持续演进,特别是在技术纵深层面,大模型的“瘦身革命”正突破算力桎梏。经历着从“笨重运动员”向“灵巧舞者”的蜕变。

AI未来的发展将向终端化与轻量化发展,大模型需要进一步小型化和低能耗,可部署到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上,个人智能体、数字助理将是一个典型应用场景;随着多模态、强化学习等技术进步,服务机器人、无人驾驶车辆、无人机的规模化部署将成为可能。

AI的软硬件创新也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推进。短期内可见的趋势是在已有大语言模型基础上,往多模态扩展,以及把AI融入到各种工作流程中;另一方面,科研领域正在探索一种超越现有大语言模型的新型模型架构,核心在于更丰富的建模能力。

本届峰会着重强调推动AI资源开放,降低发展中国家获取AI技术的门槛。中国的大语言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展现出开源、低能耗、透明的特点,成为普惠全球的新典范。

会场内外,中国企业的开源思维得到了高度赞誉。法国数字系统企业Scalian的数据科学家正在测试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模型,认为其高效且能耗低。

在AI迅猛发展的当下,全球南方的声音常被忽视。多名专家反复强调人工智能治理的包容性,提出要让全球南方和更多群体在AI治理对话中发出更大声音。

如何让AI更好地造福人类,实现智能向善,是峰会期间的热门话题。推动智能向善,确保人工智能发展始终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和价值标准,必须共推发展、共护安全、共享成果。

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全方位展现了AI多元创新、开放普惠的发展趋势,也凸显了加强全球协作、构建包容治理框架的迫切需求。国际社会应携手并肩,秉持智能向善、包容普惠的发展理念,共同完善AI全球治理体系。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