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特朗普筹划推出对等关税政策,全球投行和产业警告这将导致美国消费者面临更高昂的物价。美国劳工部发布的CPI数据显示通胀压力全面抬头,美股市场承压下跌。特朗普政策或将引发广泛经济影响。

去年竞选时曾承诺会采取政策降低美国消费者物价压力的特朗普,现在正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前进。

在本周初签署25%“钢铝关税”的行政命令后,据报道他正在筹划推出更加复杂的“对等关税”。对此,全球投行和产业明确表示,特朗普政策几乎可以确定会导致美国消费者面对更高昂的物价,从罐装饮料、到电子元器件、汽车、住宅都无法幸免。

就在发稿前不久,美国劳工部发布特朗普上任后的第一份CPI数据,全面抬头且超越预期的通胀压力,引发美股市场承压下跌。

(美国1月CPI、核心CPI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

关税的代价

根据世界银行现有的数据,截至2022年,美国的加权平均进口关税为1.5%,税率对美国进口更多商品的来源给予更高的权重。

德意志银行的经济学家预期,如果美国匹配贸易伙伴的关税,这个加权关税率将提升至5%。但在某些情况下,美国与贸易伙伴的关税差距更大。以印度为例,2022年美国对印度商品的进口平均关税率为3%,而印度对来自美国的商品征收9%的关税。

顺便一提,印度总理莫迪周三正好访问美国,目前并不清楚他准备如何与特朗普讨价还价。

特朗普所追求的“对等”贸易,本质上忽略了一个关键的现实:美国经常进口那些在国外生产成本更低的商品,甚至是美国国内无法生产的产品。

曾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担任商务部长的威尔伯·罗斯近期对媒体表示,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时,澳大利亚是唯一能生产“绿色钢铁”的国家,而美国公司由于技术限制不愿意生产。所以特朗普政府最终给了澳大利亚钢铁关税豁免。

换句话说,如果特朗普政府没有给予豁免,那么美国的买家将不得不多掏25%的价钱——因为没有别的地方可以购买。

在特朗普周一签署的钢铝关税行政令中,并没有看到类似的豁免条款。没有豁免,意味着美国人需要自己承担这笔成本,唯一的差别在于美国的企业和消费者如何分担这笔关税。

雪城大学的供应链管理教授帕特里克·彭菲尔德解释称,美国公司并不总是公开它们所有原材料或零部件的来源,因此很难判断在对等关税下哪些东西可能会变得更昂贵,同时企业因关税政策调整供应链的能力也会受限。

彭菲尔德说:“你不能简单地踢掉一个供应商,然后马上找来另一个。当中可能会有合同限制,或者供应链依赖于某个特定的地点或供应商。

又或者,一些美国的供应链本身就严重依赖海外原材料进口。

美国罐头制造商协会(CMI)表示,目前美国用于制造食品罐的钢材约70%是进口的,来自德国、荷兰和加拿大等国家。CMI总裁罗伯特·巴德韦表示,如果特朗普这次不给食品用的钢材关税豁免,美国杂货店里的罐头食品将不可避免地涨价

美国汽车业也是严重依赖外国原材料,以及加拿大、墨西哥供应链的案例。道明银行的经济学家团队预测,如果美国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商品实施全面征税,美国市场的汽车价格可能会大幅上涨约3000美元。

此外,建筑行业也是“特朗普关税”的潜在买单对象。从构建房屋的建筑框架,到屋子里的家电,都离不开国际贸易。在2018年“第一次特朗普贸易大战”期间,家电制造商惠而浦报告了3.5亿美元的意外成本激增,原因正是钢铁价格上涨。

美国住宅建筑商协会也警告特朗普称,对进口钢铝征收关税的决定,完全违背了他“让住房更容易负担”的政策目标,他的政策会提高成本、阻碍开发和重建。最终,美国消费者将以更高的房价来支付他的关税。

“特朗普政府可能得亲历痛苦”

从商业逻辑来说,利润率越紧的商品,企业被迫将特朗普关税转嫁给美国消费者的可能性就越大。

Foley & Lardner律所的国际贸易专家和合伙人格雷格·胡西安表示,在美国销售的医疗级手套中很少有国产的,因为许多东南亚国家的生产成本非常低。在家用电器中常见的电阻器和电容器,也不太可能在美国本土生产。

胡西安认为,按照“对等关税”的定义,欧洲汽车在美国的售价将出现一轮上涨。目前这些汽车在美国面临2.5%的关税,新政策将会把关税拉高至10%。

美国企业研究所(AEI)的经济学家迈克尔·斯特恩周三对媒体表示,特朗普想要增加国内能源生产、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领先,但如果他发动贸易战,将与他的目标背道而驰。这会削弱美国经济,增加美国人的生活成本,并使得美国企业的竞争力下降。

斯特恩表示:“我希望四年后,美国的关税能低于现在的水平。我的担忧是,特朗普政府可能需要亲身体验高关税的痛苦,才会了解他的政策对美国消费者、家庭和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害。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