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散户“逆势”买入科技股,机构担忧回调风险
AI导读:
美股市场个人投资者逆势买入科技股,创下净买入规模纪录,而专业投资机构则担忧股市回调风险,机构与个人投资者立场对立。同时,通胀和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也对股市构成考验。
尽管美股近期波动加剧、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但美股市场上的个人投资者依旧没有放弃风险偏好,正“逆势”买入科技股,并创下净买入规模纪录。摩根大通全球量化和衍生品策略师艾玛·吴表示,散户投资者的情绪已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超过了2021年“网红股”狂热时期的水平。
摩根大通日前在一份报告中重点提到,美股个人投资者交易活动创纪录激增,成为股市中的一个亮点。该报告梳理2月3日至7日交易周市场情况显示,当周个人投资者的股票买入狂潮规模达到120亿美元。其中个股占86亿美元,创下有纪录以来的最大单周买入规模。
根据摩根大通的统计,个人交易者在2月3日净买入超30亿美元,次日再度净买入32亿美元,包括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英伟达、Meta和特斯拉在内的科技股“七巨头”股票约占70%。摩根大通表示,当周散户投资者有两天单日净买入超过20亿美元,而过去三年中只有九个交易日达到这一水平。
路透社援引金融研究公司Vanda Research的数据称,个人投资者积极买入特斯拉、博通、苹果等公司的股票,此外,投资者还抢购了以科技股为主的ETF基金,以及纳斯达克100指数杠杆ETF。
巴克莱全球股票战术策略主管亚历山大·阿尔特曼分析说,个人投资者对股票的敞口接近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专业投资机构却站在个人投资者的另一边。艾玛·吴表示,机构投资者在个人投资者大举买入的时候,于2月4日购买了价值超过80亿美元的期权,并净卖出了价值约40亿美元的股票。
高估值和充满风险的宏观经济环境也让一些机构担心股市出现回调。高盛投资组合策略董事总经理克里斯蒂安·穆勒-格里斯曼在一份报告中说:“从战术上讲,我们担心股市回调风险,由于股票估值上升、宏观势头减弱和政策不确定性上升,这种风险已经加剧。”
此外,近期对通胀速度的重新审视也将考验美国股市。有投资者担心特朗普的关税计划正在削弱华尔街对今年降息的预期。路透社称,关税被广泛视为通胀因素,使美联储面临更加复杂的处境。美联储上个月暂停了降息周期,等待数据给出继续放松货币政策的明确信号。
安联投资管理公司高级投资策略师查理·里普利表示:“就其如何影响利率环境而言,通货膨胀确实是2025年的不确定因素。如果通货膨胀率上升,美联储继续降息的机会就会减少,显然市场不喜欢这种情况。”
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市场预计美联储在3月会议上继续维持利率不变的可能性超过80%,而预计到今年年底美联储将降息两次左右。一些投资者进一步降低今年的宽松预期,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近日预计美联储今年只会降息一次,并表示“2025年的货币政策路径仍然高度不确定”。
有机构分析师认为,尽管散户的参与带来了短期的活跃和上行势头,但一旦流动性减弱,市场的波动风险也将加大。
市场方面,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均在1月下旬站上高点后维持震荡,未再突破前高。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