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月10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正式生效,反制美方关税措施。中美贸易战持续,中方态度坚决,能源和汽车成为加征关税主要领域。中国连续七年位居全球第一大商品出口国,展现经贸韧性。

2月10日0时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正式生效。(图片链接已省略,实际应保留原始HTML代码中的图片链接)2月4日,美国政府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正式生效。同一时间,中方立刻宣布了关税反制措施,于2月10日生效。

中方的态度很明确:对美关税反制,如期实施。美方如若有其他行动,中方会继续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中方的态度,至少说明了两件事。第一件,美方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这在中方加征关税的领域上体现得十分清楚。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的公告,中方是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产于美国的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也就是说,对美加征关税的商品主要集中在能源和汽车两项。

第二件,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经过上一轮中美经贸摩擦后,中国应对贸易战的经验与能力都有提升。2018年,中美货物贸易总额为6335.2亿美元,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为3233.3亿美元,2024年,中美货物贸易总额为6882.8亿美元,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为3610.32亿美元。这组数据,体现出了中美经贸关系的韧性。

中国的底气,不仅来自于中美双边经贸。过去几年,美方拉拢盟友对华“脱钩断链”,意图打压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数据显示,过去7年,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仍连续七年位居全球第一大商品出口国。最新数据显示,到2023年中国占世界出口份额达到14.2%,这个数字比2018年贸易战开始前还上升了。这说明,我们的出口市场越来越多元,我们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贸联系,越来越紧密。

(文章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