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电力系统于2月9日正式并入欧洲电网,标志着波罗的海地区能源互联互通的重大进展。此次并网项目耗资约16亿欧元,由欧盟提供大部分资金,旨在提升能源安全性和独立性。

中新社北京2月10日电维尔纽斯消息:在能源领域的重要一步,当地时间2月9日,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立陶宛、拉脱维亚与爱沙尼亚的电力系统正式并入了欧洲统一的电力网络,标志着这一地区能源互联互通的重大进展。

法新社报道指出,立陶宛总统瑙塞达于9日正式宣布,波罗的海三国电网与欧洲电网的同步运行工作已经顺利完成,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整合。

据英国广播公司详细报道,瑙塞达总统与拉脱维亚总统林克维奇斯、爱沙尼亚总统卡里斯、波兰总统杜达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波罗的海三国正式接入欧洲电网的仪式。杜达总统和冯德莱恩主席均对此表达了热烈祝贺。

美联社报道透露,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波罗的海三国已于当地时间2月8日先行切断了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以及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州的电力网络连接。在独立运行了一天多时间后,三国电网于9日成功通过波兰、芬兰和瑞典等国的电网,接入了更为广阔的欧洲电网。

波罗的海三国并入欧洲电网的项目最早于2009年启动,原定于2026年初完成。然而,据美联社报道,在过去的十余年间,波罗的海三国已经逐步切断了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电网相连的16条电力线路,加速了与欧洲电网的融合进程。这一计划的总耗资约为16亿欧元,其中大部分资金由欧盟提供。

英国广播公司进一步报道称,此次并网不仅是对能源安全的重大提升,也是波罗的海三国与欧盟关系深化的体现。特别是在2014年克里米亚半岛独立公投和2022年乌克兰局势升级后,相关国家和欧盟加快了推进该计划的速度,以确保能源供应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波罗的海三国成功并入欧洲电网,标志着该地区能源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未来的能源互联互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图片及链接信息保留不变,具体HTML代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