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综述了中国外汇储备连续14个月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IMF警告日本财政赤字风险、日本提升对美投资至1万亿美元以及美国1月非农就业增长放缓等全球经济动态,并提供了市场综述、全球市场动态及日内经济指标前瞻。

【资讯导读】

中国外汇储备持续稳健,连续14个月超3.2万亿美元大关
IMF发出警告:日本财政赤字风险加剧,亟需采取行动
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重大决策:对美投资额将增至1万亿美元
美国1月非农就业增长放缓,仅增14.3万人,创三个月新低

【市场综述】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32090亿美元,连续第十四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较上月小幅增长67亿美元,彰显了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韧性。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银行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高达400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促进了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香港方面,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将于2月底正式启动,总额度为1000亿元人民币,占香港人民币资金池的约10%,这将有助于提升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地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日本财政状况表示担忧,警告称日本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的风险很大,敦促日本政府立即采取行动改善财政状况。同时,IMF还指出韩国今年经济下行风险较大,但预计GDP将增长2%,通胀将达到2%的目标水平。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谈后宣布,日本将大幅提升对美投资至1万亿美元,以加强两国经济联系和合作。

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的经济学家分别发表了观点。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连恩强调,在决定降息时应更多关注经济数据;而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皮尔则表示,货币政策仍需保持限制性以应对通胀压力。

印度央行方面,为刺激经济增长,印度央行下调基准利率至6.25%,并暗示未来政策将更加宽松。同时,印度联邦内阁批准了新的所得税法案,旨在替代已实施60年的现行法案。

美国劳动力市场方面,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4.3万人,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7万人,为三个月来最低水平。失业率维持在4%,但消费者信心指数却出现下滑,密歇根大学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跌至67.8,为7个月来新低。

此外,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宣布,2024年俄罗斯GDP增长4.1%,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加拿大就业市场也表现强劲,1月就业人数增幅超预期,失业率降至6.6%。

【全球市场动态】

股市方面,道琼斯工业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均出现下跌,分别报收44303.4点、6025.99点和19523.4点。贵金属市场方面,COMEX黄金期货微涨0.33%,而白银期货则下跌1.35%。

原油市场方面,美油和布油期货价格均有所上涨。美债收益率方面,各期限美债收益率均呈现上涨态势。外汇市场方面,美元指数小幅上涨,而欧元、英镑等主要货币对美元均出现下跌。

【日内经济指标前瞻】

投资者应重点关注以下经济数据:日本12月贸易帐、欧元区2月Sentix投资者信心指数、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参加的辩论以及美国1月纽约联储1年通胀预期等。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经重新编排与润色,旨在提升阅读体验与SEO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