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印度政府发布报告预测2025/2026财年经济增长6.3%至6.8%,但私人消费低迷和通胀高企成为阻碍。印度政府需关注经济增长阻力,并采取补救措施,包括短期减税吸引投资和长期劳动力市场改革。

印度政府最新发布的官方报告预测,该国在2025/2026财政年度(即自2025年4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6.3%至6.8%之间。尽管这一增速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印度以往的经济表现相比,却略显疲态。

印度财政部在年度经济报告中指出,2025/2026财年印度的经济前景整体平稳,然而,经济增长仍需克服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不确定性加剧,以及潜在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多重挑战。对于当前财年(即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印度经济预计增长6.4%,这一预测与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的预测大致相符。世界银行同样预计印度在2025/2026财年的经济增长率为6.7%,与印度政府的报告基本吻合,显示出多数国际机构对印度下一财年经济增长持谨慎乐观态度。

印度经济增长前景的不明朗,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私人消费的相对疲软。作为印度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柱和主要驱动力,私人消费支出的表现一直备受瞩目。尽管印度政府此前推出了一系列刺激计划,对内需产生了一定的提振作用,但近年来这些政策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导致经济增长前景趋于黯淡。在2021/2022财年和2022/2023财年期间,印度私人消费支出曾有两个季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0%,但随后大多维持在55%左右,甚至在2023/2024财年的第三季度下降至53%。随着汽车、饼干等各类产品销售量的下滑,到2024年底,印度私人消费需求的放缓趋势愈发明显。

需求放缓的背后,隐藏着通胀高企和劳动力工资增长乏力的双重压力。印度非正规部门的实际工资因通胀而缩水,家庭购买力受到削弱。例如,2024年10月,印度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高达6.2%,在此背景下,非正规部门的员工工资增长缓慢。印度工商联合会和商业服务提供商凯斯公司最近为政府准备的报告显示,印度六大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部门的名义工资增长了0.8%至5.4%,这一增速明显低于零售通胀率。这意味着,尽管工薪阶层的工资有所增长,但仍无法跟上物价上涨的步伐,生活成本持续攀升。

因此,内需方面的棘手问题使得多家机构对印度经济增长的预期持放缓态度,这对印度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印度政府需要密切关注阻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补救措施。

从短期来看,政府应通过减税和简化外资审批流程来吸引更多投资,从而改善国内的就业状况和国民收入水平。而从长期来看,印度政府则需要下定决心推动劳动力市场改革,以释放消费潜力。这与短期内的刺激计划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印度经济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鉴于南亚次大陆的国家容易受到地缘政治冲突、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印度也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大环境的变化,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调整自身的各项政策。

尽管印度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如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市场僵化、制造业竞争力不足等问题,那么印度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相关图片描述 原文链接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