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暂停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包裹征收关税,政策频繁变动引发跨境卖家担忧。文章分析了关税政策变动对不同类型的卖家和平台的影响,以及卖家如何应对潜在风险。

事态正处于迅速演变之中,美国针对中国低价值包裹的关税政策再次迎来戏剧性转折。

据多家权威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2月7日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决定暂停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包裹征收关税。此举实质上恢复了之前被废除的小额免税条款,即允许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包裹免于关税和检查。

这一决定堪称“政策反转”。就在六天前,即2月1日,特朗普刚刚签署行政令,宣布对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取消了针对中国价值低于800美元小额包裹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

财新网报道指出,2月3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发布公告称,根据总统的最新行政令,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将不再享受“最低限度”免税政策,并将被征收10%的额外关税。

这并非2月内首次政策急转弯。中国日报报道,美国邮政署此前宣布,自当地时间2月4日起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包裹,但几小时后即宣布自2月5日起恢复接收。

对于此次关税豁免政策的暂停,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可能与美国海关系统暂时处理能力不足有关。

速卖通、Temu和Shein等中国跨境平台的商家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纷纷表达了对关税政策频繁变动的担忧,认为“小额免税”政策的暂时恢复只是权宜之计。

在关税政策悬而未决之际,跨境电商卖家对于“Temu们”与“亚马逊们”谁更受关税政策变动影响的问题存在明显分歧。

有观点认为,若“小额免税”政策被取消,跨境小包将受到最大冲击,尤其是Temu等平台上的低价商品将面临更高的关税,可能达到25%~30%。因此,部分卖家认为,走低价路线的平台将受到更大影响,而坚持“精品+品牌”路线的卖家或将受益。

长期来看,关税政策的持续执行将对不同类型的卖家和平台产生不同影响。多位跨境电商卖家反映,若“小额免税”政策被取消,跨境小包业务将首当其冲。

亚马逊卖家及跨境行业观察者吴以辉表示,若对800美元以下的小包征税,海关将难以应对因传统清关模式需要审查大量文件而带来的压力。

面对关税政策的变动,部分卖家选择调整策略以应对潜在风险。例如,有卖家考虑屏蔽美国市场或调整库存策略以避免后期亏损。

然而,也有卖家持乐观态度。Temu头部卖家周澜表示,若加征关税,他们将提高产品售价以转嫁成本给美国消费者。他认为,关税政策变动对跨境生意的影响有限,因为Temu上的产品即使价格上涨也仍具有价格优势。

电商SaaS服务企业Omnisend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受访的美国消费者中,有70%在2024年使用过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其中Temu和Shein成为美国购物者的首选购物目的地。

面对美国市场的关税政策变动,中国跨境卖家在进退之间寻求平衡。作为最大的海外电商市场,美国市场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政策的频繁变动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

盘和林分析认为,暂停取消“小额免税”政策可能主要基于美国通胀压力和对收税成本的考虑。他建议中小商家及时调整品类或采用海外代工组装等方式规避关税风险。

面对未知的关税政策变动,部分卖家开始考虑在海外建仓以备不时之需。然而,海外仓的建设需要时间和资金投入,并非一蹴而就。

跨境电商行业正从蓝海转向红海,中小卖家面临生存挑战。未来,工贸一体化可能成为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

在得知暂不取消豁免政策后,部分卖家一扫之前的悲观情绪,开始规划新的业务扩张计划。然而,面对大洋彼岸未知的波澜,中国跨境卖家仍需保持警惕和灵活应对。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郑雨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