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银行宣布上调积存金起购金额至700元,成为2025年首家调整此业务的国有大行。此举背后,黄金价格持续上涨成为关键因素。同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允许保险公司试点黄金投资,为黄金市场带来新变数。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

2025年2月7日,中国银行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宣布自2月10日起,将积存金业务的起购金额上调至700元。此举标志着中国银行成为2025年以来首家上调积存金起购金额的国有大行。

值得注意的是,回顾2024年,多家国有银行已先后多次发布类似公告,上调积存金业务的起购门槛。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连串的调整背后,主要推手是持续攀升的黄金价格。黄金价格的上涨趋势直接促使银行不断提高积存金业务的投资门槛。

积存金起购金额再度上调

根据中国银行发布的公告,客户在按金额购买积存金产品或创建积存定投计划时,最小购买金额将从650元调整为700元,而追加购买金额则维持200元整数倍不变。同时,银行强调,此次调整不会影响已在执行中的定投计划。

追溯至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黄金积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黄金积存产品的最小业务单位为1克。这一规定为黄金积存业务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框架。

近期,黄金价格持续走高,成为推动银行调整积存金起购金额的关键因素。数据显示,2025年2月7日,现货黄金价格达到了每盎司2883.16美元的历史新高,并在次日继续维持高位,最高触及2910.60美元/盎司。同时,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价格也在2月8日攀升至2886.80美元/盎司,本周累计涨幅达到1.83%。此外,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数据显示,2月7日黄金Au99.99的收盘价格为668.99元/克,较年初上涨了9%。

事实上,2024年已成为积存金起购金额调整频繁的一年。例如,同年9月,中国银行将积存金业务的最小购买金额由600元上调至650元;同日,建设银行也将定期积存起点金额由600元上调至700元。为了应对金价上涨,部分银行还采取了更为灵活的调整策略。例如,农业银行在2024年9月将按金额定投的购买起点调整为随金价浮动,而交易递增单位则维持10元不变。此外,邮储银行也在2024年4月发布公告称,自2024年5月1日起,将根据黄金市场情况动态调整黄金积存业务的购买起点。

新推手入局,黄金价格走势如何?

一位资深银行大类资产配置投资顾问向界面新闻表示,2024年黄金走势受到多重因素影响。首先,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并在9月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叠加11月大选后引发的政策不确定性,共同推升了金价。其次,地缘政治风险刺激避险资金涌入黄金市场。此外,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央行,推动了黄金需求结构从金融属性向货币属性倾斜。这些因素预计将继续影响2025年的黄金价格走势。

值得注意的是,2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允许十家保险公司试点黄金投资。这一新推手的入局无疑将对黄金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根据通知,试点保险公司可以中长期资产配置为目的,开展投资黄金业务试点,投资范围涵盖上海黄金交易所主板上市或交易的多种黄金合约及业务。

然而,目前市场对于金价走势的看法已经出现分歧。高盛分析认为,黄金价格有望突破3000美元大关。而兴业研究则在公开报告中指出,短期来看,黄金估值和技术指标均已超买,金价在达到一定涨幅后通常会出现休整。尽管如此,分析人士普遍认为,2025年黄金趋势向上,有望维持整体强势表现,但短期扰动因素仍存,金价大概率呈震荡向上态势。

《2025中国银行个人金融全球资产配置白皮书》也指出,无论从货币属性、金融属性还是资产属性出发,都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黄金中长期上涨趋势。但同时强调,2025年可能仍存在部分扰动因素对金价短期产生影响。例如,美联储主席的言论以及美国新任总统对比特币的支持态度等,都可能在短期内对金价走势产生影响。然而,从长远来看,比特币与黄金走势呈正相关性,且比特币对黄金的分流作用相对有限。

最后,一位国有行理财经理提醒投资者,在选择黄金投资品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针对性选择。他介绍,一般银行的积存金业务分为两种:一种交易方式灵活,可通过低买高卖获利,但每次交易需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另一种则可以积存后直接提取实物黄金,但需支付一定加工费用。此外,不同银行对于提取实物黄金的起点金额也有所不同。因此,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充分了解市场动态,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