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电力需求激增及进口煤炭限制,印度2024年煤炭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0.84亿吨。然而,使用灰分高、热值低的国内煤炭,导致燃煤发电碳排放量攀升,给印度碳减排带来巨大压力。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印度作为世界第二大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其能源战略正面临严峻考验。2024年,受电力需求激增及进口煤炭限制政策影响,印度煤炭产量达到了历史性的10.84亿吨,同比增长7.2%。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印度在煤炭开采方面的强劲实力,也反映出其能源结构对于煤炭的高度依赖。

据印度煤炭部(Ministry of Coal)官方数据显示,去年印度动力煤进口量同比下降3%,特别是在12月份,进口降幅更是超过了40%。这一趋势表明,印度正逐步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转而更多地利用国内资源。

然而,这一转变并非没有代价。全球能源智库Ember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印度燃煤发电的碳排放量攀升至11亿吨,同比增长约5%。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印度国内煤炭质量普遍较低,灰分高、热值低,导致燃烧效率下降,碳排放增加。

印度中央电力局(CEA)的数据进一步证实,2024年印度燃煤发电量达到1293.19太瓦时(TWh),同比增长5%,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印度对煤炭发电的持续依赖,以及国内煤炭产量的不断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国内开采的煤炭质量普遍较低,灰分是进口煤炭的两倍多,且热值偏低。这意味着在同等电力需求下,需要燃烧更多的煤炭,从而产生更多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据路透社报道,印度约八成的煤炭来自煤炭公司CIL(Coal India),该公司供应的煤炭平均热值在4000大卡至4300大卡之间,远低于进口煤炭的质量标准。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印度煤炭产业仍在持续扩张。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受强劲需求和政府减少进口政策刺激,印度煤炭产量预计将在2027年前增长至13亿吨,增幅超过5%。为增加国内供应,印度煤炭部已提出计划,到2028年将地下煤矿产量提高两倍,并预计到2025财年将进口煤炭份额降至15%以下。

然而,这一扩张计划也引发了环保人士的担忧。Ember分析师指出,如果不加以解决,印度促进煤炭开采的计划可能会导致煤矿甲烷排放量大幅增加,对短期变暖产生深远影响。这与印度政府提出的降碳目标相悖。2021年,印度总理莫迪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到2030年将碳排放总量减少10亿吨,到207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因此,如何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印度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印度煤炭产业相关图片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