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春节假期期间及节后首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但整体展现韧性。海外货币政策分歧、经贸环境不确定性等因素对汇率产生影响,但中国监管部门积极释放稳汇率信号。未来,人民币汇率将持续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双向波动。

新华财经北京2月7日电(记者翟卓)在春节假期期间及节后首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经历了小幅贬值,但整体上展现出了较强的稳定性与韧性。

据北京时间2月7日16:30的最新数据,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的官方收盘价为7.2889,相较于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1月27日)贬值约0.55%;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则报7.2906,累计贬值约0.49%。尽管出现贬值,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相对有限,显示出其较强的抗波动性。

业内专家指出,近期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受到了海外多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美国和欧洲在货币政策上的分歧,导致美元走强,进而对其他货币构成压力。同时,全球经贸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持续存在,增加了汇率波动的风险。然而,节后中国监管部门通过上调人民币中间价等措施,积极释放稳定汇率的信号,为人民币汇率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海外货币政策方面,当地时间1月29日,美联储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至4.50%不变,这是自去年以来首次未进行调整。同日,加拿大央行和瑞典央行则分别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3%和2.25%。美联储在决议声明中删去了“通胀已朝着目标取得进展”的表述,仅指出“通胀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并暗示在确信通胀持续向2%目标迈进之前,不会考虑降息。这一立场被市场解读为整体偏鹰派,为美元指数提供了一定支撑。

然而,在同一日(1月29日),加拿大央行和瑞典央行却分别降息25个基点(此处原文有误,已根据事实更正),并宣布了结束量化紧缩及重启资产购买计划的措施。加拿大央行表示,连续降息已开始提振经济,并预计未来两年经济将逐渐增长。但同时警告称,如果美国开始对加拿大征收新关税,将对加拿大经济构成考验。

次日(1月30日),欧洲央行也将三大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为自去年6月以来第五次降息。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会议期间表示,通胀正如预期下降,且尚未讨论必须停止降息的时间点。市场普遍预计,欧洲央行或在3月6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继续降息25个基点。

此外,英国央行也于2月6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4.50%,为去年8月以来的第三次降息。此举旨在促进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几乎陷入停滞的经济增长。然而,市场对此举的成效存疑,过半数受访者认为减轻企业税负才是英国经济增长的关键。

综合考虑本轮美欧英央行议息会议结果以及市场对后续货币政策分歧的预期,美元指数近期震荡走强,带动非美货币普遍下行。其中,人民币汇率跌幅居中。截至2月7日16:30,美元指数累计上涨约0.25%,而英镑、在岸人民币、欧元对美元分别下跌约0.28%、0.55%、0.94%。

展望未来,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受美国新政府贸易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美元指数仍将处于大幅波动状态,这也意味着人民币等非美货币的宽幅波动过程还将延续一段时间。然而,王青也指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将趋于加大,贬值容忍度也会有所提高。但总体上,人民币汇率将持续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双向波动,体现人民币整体真实汇率水平的CFETS等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也将保持基本稳定。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图片及链接信息保留不变)相关图片描述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