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年来,韩国深陷‘超低生育率国家’泥潭。然而,2024年韩国出生人数却迎来了9年来的首次增长,为应对低生育率挑战带来一线希望。本文分析了韩国政府推出的生育政策、社会文化变化以及经济回稳对出生率的影响,并指出长远来看,仍需努力提升长期出生率。

  近年来,韩国因深陷‘超低生育率国家’的泥潭而备受关注。据韩国统计厅权威数据显示,2023年韩国的总和生育率低至0.72,刷新历史记录。然而,进入2024年,韩国出生人数却迎来了9年来的首次增长,为该国应对低生育率的严峻挑战带来了一线希望。

  根据韩国行政安全部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韩国新生儿登记数量为24.23万人,相较于2023年增加了7295人,增幅高达3.1%。这一增长标志着自2016年新生儿登记数达到41.19万人的峰值后,历经8年,韩国新生儿数量终于实现了反弹。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2024年韩国新生儿登记数之所以能够出现正增长,与韩国政府近年来推出的旨在缓解年轻家庭经济压力、营造更有利婚育环境的一系列政策密不可分。特别是去年全面实施的经济支持政策,对出生人数的回升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为进一步鼓励生育,韩国保健福祉部于2024年初宣布大幅提高对2岁以下婴幼儿父母的补贴力度。根据新政策,家中有1岁以下婴儿的父母每月可领取高达100万韩元的补贴,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医疗、生活和早期教育开支;而对于抚育1岁至2岁幼儿的父母,每月则可获得50万韩元的补贴。

  在地方政府层面,鼓励生育的政策力度更是空前。以首尔市江南区为例,该区新生儿增长率在去年位居首位,区政府为新生儿父母提供了200万韩元的特色事业生育养育支援金和最多100万韩元的产后健康管理费。加上中央政府和首尔市政府的各项补贴,新生儿父母可获得的补贴总额高达790万韩元。这些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有效减轻了年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使他们在生育问题上减少了后顾之忧。

  同时,韩国政府还通过优化住房政策,进一步助力年轻家庭的婚育决策。在房价高昂的首尔、釜山等大城市,政府为新婚夫妇提供了低息贷款和租赁补贴,有效缓解了高房价对年轻人婚育意愿的抑制作用。许多因经济压力而推迟生育计划的年轻人,借助这些政策得以顺利迈入人生的新阶段。

  在工作与家庭平衡方面,韩国政府同样实施了重要改革。自2024年起,父母双方可分别享有长达1年的带薪育儿假,政府将对企业提供补贴,以弥补员工休假期间的经济损失。这一政策不仅减轻了母亲独自承担育儿责任的负担,还促使更多男性参与到育儿中来,推动了家庭角色的重新分配。此外,企业也逐步推行弹性工作制和远程办公模式,为育儿期家庭提供了更多便利。这些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年轻家庭的生活质量,并增强了他们对未来的信心。

  除了政策层面的支持外,社会文化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韩国出生率的回升。长期以来,韩国社会普遍存在着‘育儿是女性责任’的传统观念,这导致许多女性在职场与家庭之间面临两难选择。然而,近年来随着性别平等观念的逐渐提升,这一现象正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主动参与家庭事务,尤其是在育儿方面,这有效缓解了女性在生育方面的心理压力。此外,政府还通过媒体和宣传活动积极倡导‘家庭价值观’,营造了更加开放和支持的社会氛围。例如,一些企业开始设立‘育儿爸爸奖’,鼓励男性主动使用育儿假。这种文化转变不仅有助于改善性别不平等问题,还为更多年轻夫妇创造了更加宽松的育儿环境。

  经济回稳也是推动韩国出生率小幅上升的关键因素之一。2023年,韩国经济实现温和复苏,青年失业率有所下降,就业市场的稳定为年轻人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尤其是在高房价的首尔和其他大城市,房价涨幅的放缓进一步增强了年轻家庭的经济信心。与此同时,疫情后的‘补偿性生育效应’也在此次出生人数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期间,许多人的婚育计划被迫推迟,随着疫情的缓解,这部分积压的需求逐步释放,直接推动了出生人数的短期增长。

  尽管2024年韩国出生人数有所增加,但长远来看,这一数据并不足以彻底扭转低生育率带来的挑战。截至2024年底,韩国总人口为5121.72万人,比2023年减少了10.81万人,这已是人口连续5年出现负增长。与之相比,出生人数的增幅仍然显得微不足道。

  韩国专家指出,尽管2024年出生人数的回升是一个积极信号,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一趋势转化为长期的出生率提升。为此,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教育、住房和医疗等领域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减轻年轻家庭在这些方面的经济负担。同时,还需要在企业文化和社会观念上持续推动变革,为韩国女性创造更加友好的工作环境,使她们能够真正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