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危机助力集装箱航运公司利润大增
AI导读:
全球领先的集装箱运输公司马士基公布2024年度财报,受益于海运市场复苏、业务增长及红海危机导致的航线改变,马士基实现净利润大幅增长。同时,全球航运市场迎来新竞争格局。
红海危机意外助力集装箱航运公司收获高额利润。
2025年2月6日,全球集装箱航运巨头马士基发布了其2024年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受益于海运市场的显著复苏及业务的全面扩张,马士基在2024年实现了净利润的大幅跃升,彰显了其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经营策略的有效性。
具体来看,马士基在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达到了554.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65%。更令人瞩目的是,其息税前利润(EBIT)实现了65%的大幅增长,高达65亿美元。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马士基对市场需求增长的精准把握、运营效率的提升以及严格的成本控制。
马士基首席执行官柯文胜对此表示:“马士基凭借海运、物流和码头三大核心业务以及覆盖全供应链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成功抓住了市场机遇。这些独特优势共同促成了我们优异的财务表现。”
回顾2024年,原本是集装箱运输市场运力交付的高峰年,全球新交付运力约300万TEU,市场供给压力显著增大。然而,红海危机的爆发却意外地改变了市场格局。多数船公司为了保障航运安全,选择绕行好望角,这不仅增加了航程,还提高了对运力的需求。据主要机构分析,这一变化相当于吸收了9%~12%的有效运力。
此外,红海危机的影响还外溢至全球主要港口,导致港口拥堵加剧、货物积压严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抑制了新船交付带来的运力增加对市场的冲击。根据德路里的数据,实际上2024年集装箱船的有效运力较2023年还下降了1%。
在持续的红海危机和强劲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2024年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货量需求旺盛,同比增长约5.6%。同时,运价也整体大幅上涨,为航运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除了马士基外,其他集装箱航运公司虽然还未完全发布2024年全年的财报数据,但从前三季度的财务数据来看,多数公司的业绩已经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水平。例如,赫伯罗特虽然2024年前三季度的净利略低于2023年全年净利31.9亿美元,但其他公司如达飞等,均实现了业绩的大幅增长。
展望2025年,新船交付带来的新增运力将明显低于前两年。预计到年底,全球船队总运力将达到3260万TEU,同比增幅约为5.5%。同时,红海问题或趋于长期化,多数主流船公司仍选择延续绕行红海的策略。这将持续影响有效运力的释放。
另一方面,全球港口产能的持续低下也将继续抑制有效运力的增长。德路里预计,2025年港口产能将吸收8%的有效运力,这一幅度高于2024年的7%。
在发布2024年财报的同时,马士基对2025年的市场需求持乐观态度,预计增幅最高可达5.5%。然而,在市场需求可能持续的情况下,航运竞争格局也将出现重要调整。2025年2月,马士基与赫伯罗特组成的双子星联盟将正式上线运营;ONE、HMM、阳明海运合作的Premier Alliance也将重新启航;地中海航运(MSC)则建立了以独立运营为主、VSA为辅的新模式。这些变化标志着全球集装箱航运业将迎来全新的竞争格局。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