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年后复工首日,宁波凌凌七跨境电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焦虑。USPS突然宣布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入境包裹,紧接着美国新关税政策落地,双重冲击让跨境电商行业陷入困境。卖家们面临成本上涨、涨价压力,中小卖家和外贸工厂尤为严峻。行业开始积极寻找解决方案,海外仓模式受到关注,但转型之路充满挑战。政策多变倒逼企业转向高质量发展,寻找生机应对未来挑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董静怡上海报道

年后复工首日,宁波凌凌七跨境电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焦虑。美国邮政服务(USPS)突然宣布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入境包裹,这一决定直接冲击了依赖直邮模式的跨境电商卖家,行业情绪瞬间降至冰点。

紧接着,美国新关税政策的落地更是雪上加霜。李晓幸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工厂、同行、服务商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在短暂的波折后,USPS于2月5日晚恢复了接收中国包裹,跨境电商从业者们暂时松了一口气。

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美国在跨境电商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此次政策变动不仅影响了大部分跨境电商卖家,还波及了以Temu、SHEIN为代表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李晓幸认为,这将促使跨境电商行业进行一次洗牌和迭代。

面对成本上涨的压力,涨价成为跨境电商卖家们的必然选择。有卖家直言,羊毛出在羊身上,成本增加必然导致零售价格上涨。然而,价格上涨可能引发美国消费能力的波动,商家可能面临订单量减少的风险。

对于资金实力雄厚、品牌附加值高的“优等生”卖家而言,这次挑战或许能巩固其市场地位。但对于年销售额在1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的中小微企业,特别是新手卖家,则可能面临出局的风险。他们缺乏足够的资金实力来承受成本上涨的压力,同时,产品链和客户群体尚不成熟稳定,难以接受突如其来的涨价行为。

与跨境电商相比,外贸工厂的境遇更为严峻。他们与头部客户的订单息息相关,一旦某个大客户的订单没能做成,工厂可能就面临关停的局面。而有限的利润空间让他们难以做出让步。

直邮模式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美国取消了价值低于800美元小额货物的关税豁免政策,这意味着中国跨境小包的大多数类目都将面临关税征收。以Temu、SHEIN为代表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此前凭借直邮模式在美国实现了迅速扩张,如今却面临成本大幅增加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卖家们开始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工厂型卖家考虑将产业链向外转移,已有工厂在东南亚等市场进行了踩点考察。对于中小卖家而言,海外仓模式受到更多关注。他们希望通过提前布局海外仓和本土化运营来减少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然而,转向海外仓并非易事。过去依赖直邮的卖家们不存在库存压力和资金周转风险,而采用海外仓模式则意味着成本的前置化。这对于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卖家群体来说,仍有较大难度。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跨境电商行业仍在积极寻找生机。政策的多变倒逼企业转向高质量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应对外界风险。通过强化品牌力、优化供应链管理、市场多元化布局等方式,企业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应对未来挑战。

李晓幸表示:“我们无法像大卖家那样淡定观望,而是需要积极寻找生机。如果做得好,我们或许能够脱颖而出;如果做得不好,也可能会全军覆没。我认为这是跨境电商行业的一次洗牌和迭代过程。”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跨境电商行业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