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新观察:旅游复苏、消费回暖与生育挑战
AI导读:
本文分享了作者春节期间在日本京都的旅游体验,观察到日本旅游业已超越疫情前水平,消费市场回暖迹象明显,同时探讨了日本生育率的两极分化现象以及中国品牌出海日本的前景。
在新冠疫情之前的多年里,“失落的20年”与“通缩”似乎是日本经济的代名词。然而,近年来,日本经济逐步“走出通缩”,日本央行的加息政策更是成为经济领域的一大变数。春节期间,笔者亲身体验了日本京都的旅游热潮,相较于疫情前的冷清,如今的日本在消费与旅游方面已焕然一新。本文将从游客的视角出发,分享观察到的日本消费与旅游现状。
一、日本旅游业强劲复苏,超越疫情前水平
春节期间,日本京都的旅游景象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汹涌的人潮让人仿佛置身于繁华的都市。京都锦市场的狭窄街道中,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让人不禁想起上海的“城隍庙”。关西国际机场免税店的购物热潮更是远超笔者预期。据统计,2024年日本旅客到达人数已达到2019年的116%,疫情带来的冲击已然成为过去。值得注意的是,东亚地区的旅客,尤其是来自中国、韩国及中国台湾的游客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或许与春节假期有关。
![](https://www.yxiu.cn/files/20250207/1738897806123.jpg)
![](https://www.yxiu.cn/files/20250207/1738897806215.jpg)
二、日本消费市场回暖,中韩旅客成消费主力
随着国际旅客的不断涌入,日本消费市场也迎来了显著的回暖。街头巷尾重现熙熙攘攘的人群,商店餐馆也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百货商场、商业街等实体店铺的客流量明显增加,尤其是京都市中心的日本药妆店,几乎随处可见。此外,日本物价水平也较疫情前有了明显提升。例如,一个冰激凌甜筒的价格约为500日币,普通定食套餐的价格在1000-2000日元左右,均较疫情前有所上涨。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日本CPI同比已达到3.6%。同时,日本居民实际消费增速自2024年以来持续改善,背后原因是“春斗”涨薪超预期。若2025年日本“春斗”继续顺利推进,则日本以居民消费推动的经济“内循环”有望继续稳健运行。
![](https://www.yxiu.cn/files/20250207/1738897806377.jpg)
![](https://www.yxiu.cn/files/20250207/1738897806428.jpg)
三、日本生育率两极分化,中国品牌出海日本潜力巨大
在日本百货商店的电器板块,笔者发现了海尔品牌的洗衣机,尽管日本本土品牌仍占据主导地位,但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拓展空间仍然广阔。此外,在与日本出租车司机的交谈中,笔者了解到日本生育率的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许多日本家庭选择生育两个及以上子女,或选择不生育(即丁克家庭)。政府的生育补贴政策虽每月可达1-1.5万日元,但仍未能有效缓解生育率下降的趋势。同时,日本超市收银员、出租车司机等职业中,老年人占比较大,反映出日本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性。老年人就业已成为日本社会的常态。
![](https://www.yxiu.cn/files/20250207/1738897806660.jpg)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本文综合分析了日本旅游业的复苏、消费市场的回暖以及生育率的两极分化现象,并探讨了中国品牌出海日本的前景。)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