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个月成为史上最热的1月,尽管出现了拉尼娜现象,但全球变暖趋势仍未缓解。科学家警告称,若不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气候异常现象将持续加剧。

上个月,全球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炙热的1月,这一极端气候现象令众多科学家倍感震惊。他们原本预期,热带太平洋的拉尼娜效应能够减缓近两年来不断被刷新的高温纪录,然而事实却与预期大相径庭。

拉尼娜,这一气象学术语,通常用来描述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降低的现象。在自然状态下,拉尼娜天气现象往往会导致全球气温下降,而其对立面——厄尔尼诺现象,则通常伴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

然而,今年的1月却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据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周四发布的最新报告,上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高达13.23℃,比工业化前的平均气温高出1.75℃,这一数据创下了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的1月份气温新高。

英国伦敦大学地球物理和气候灾害荣誉教授Bill McGuire对此表示,1月份的数据不仅令人震惊,更坦率地说,令人感到恐惧。他指出,从西班牙瓦伦西亚的洪水到美国洛杉矶灾难性的山火,无疑标志着危险且无处不在的气候崩溃已经到来,而全球排放量仍在持续攀升。

负责监督哥白尼项目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气候战略负责人Samantha Burgess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她称1月为又一个令人惊讶的月份。尽管热带太平洋地区出现了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温产生了一定的降温效应,但过去两年的创纪录高温仍在持续,并未因此而有所缓解。

(历史上的1月气温对比,蓝色代表拉尼娜年份)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还发现,尽管冰岛、英国、爱尔兰、法国北部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部分地区的气温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但欧洲整体仍然经历了有史以来第二热的1月份。当月全球海面平均温度为20.78摄氏度,是继去年1月之后有记录以来的第二高月份。科学家们指出,尽管赤道太平洋中部变得凉爽,但其他许多海洋盆地和海域的温度却异常偏高。

英国雷丁大学气候科学教授Richard Allan强调,2025年初全球大部分海面仍然保持异常温暖的状态,这主要是人为变暖所导致的结果。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此前发布的报告,厄尔尼诺现象已于2024年5月结束,而弱拉尼娜现象则于去年12月在赤道太平洋出现。然而,尽管12月出现了拉尼娜现象,但气候变暖的趋势仍在加剧人们对气候变化加速的担忧。特别是美国等国家,作为历史上最主要的污染国之一,眼下却撤回了减排承诺。

全球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不断攀升至新高。此外,森林砍伐等因素也在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的影响。

哥白尼的专家发出警告称,如果不采取更为积极的应对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异常现象将持续加剧并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曾在上世纪80年代敲响全球气候变化警钟的科学家James Hansen预测称,尽管当前出现了拉尼娜现象,但今年的平均气温可能与2024年相似,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回顾去年,全球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水平上升了1.5摄氏度,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新高。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