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法国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历经曲折,巴尼耶政府因强行通过预算草案被弹劾下台,贝鲁政府接力闯关,最终成功通过预算草案。然而,法国财政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政坛僵局和外部压力仍需应对。

2025年2月5日,法国国民议会针对贝鲁政府的弹劾动议进行表决,结果未获通过,标志着法国政府成功绕过了议会障碍,强行通过的2025年国家财政预算草案最终得以过关。这一结果令人回想起仅两个月前,上届巴尼耶政府因采取相同策略而引发的政治危机,最终导致其黯然下台。

回溯至2024年,法国本应于9月中旬提出的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却因种种政治与经济困境而一再推迟,直至迟到五个月之久。这份预算草案不仅搞垮了一届政府,还让下一届政府在险象环生的环境中艰难闯关。那么,为何通过一份预算草案在法国会变得如此艰难呢?

财政困境与政治僵局交织,阿塔尔政府辞职

近年来,法国财政赤字问题日益严峻,已高达GDP的6%。截至2024年6月底,法国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更是高达112%,远超欧盟财政纪律规定的60%上限。2024年7月,欧盟理事会对法国启动了过度赤字程序,要求法国在9月20日前提交中期预算计划。然而,此时法国政坛却陷入了政治僵局。

法国总统马克龙解散国民议会并提前选举后,执政党联盟失去了议席优势,形成了左翼、中间派和极右翼三分天下的格局。总理阿塔尔按传统递交辞呈后,马克龙在长达一个半月的时间内无法确定总理人选,直至9月5日才任命右翼共和党的巴尼耶出任总理。然而,巴尼耶组阁成功后,预算工作已经严重滞后。

巴尼耶政府紧急应对,预算草案引发争议

巴尼耶政府成立后,立即着手准备2025年预算草案。然而,这份草案却引发了巨大争议。草案计划削减财政支出约400亿欧元,并通过加税增加近200亿欧元财政收入。尽管巴尼耶政府表示将努力降低财政赤字,但这一草案却未能获得国民议会通过。在部分让步后,巴尼耶政府依然拒绝了极右翼国民联盟的要求,最终导致政府被弹劾下台。

贝鲁政府接力闯关,预算草案终获通过

巴尼耶政府下台后,马克龙任命民主运动党主席贝鲁为新总理。贝鲁政府成立后,立即着手处理因巴尼耶政府被弹劾而搁置的2025年国家财政预算。在经过一系列努力后,贝鲁政府决定不经国民议会投票,强行通过预算草案。然而,这一决定却引发了左翼阵营的不满和抗议。

尽管贝鲁政府的财政预算试图通过削减开支和加税来减少财政赤字,但左翼联盟依然要求政府扩大支出,尤其是要面向中下层民众释放更多财政福利。极右翼国民联盟也抨击称这是一个糟糕的预算,但承认国家目前需要尽力实现稳定。在经过激烈的辩论和表决后,法国国民议会最终未通过针对贝鲁政府的不信任动议,意味着迟来五个月的2025年国家财政预算草案终于闯关成功。

财政前景仍存不确定性

尽管2025年预算法案在议会过关被视为贝鲁政府短期内稳定施政的关键因素,但法国政坛僵局从长期看仍将持续。议会内部各主要党派之间关系依旧紧张,贝鲁政府仍被视为少数派政府。此外,法国还面临着外部压力,如特朗普对北约成员国提出的更高军费要求以及持续援乌带来的财政负担。

综上所述,法国2025年国家财政预算草案的通过历程充满了曲折与争议。尽管最终得以过关,但法国财政前景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未来,法国政府需要继续努力稳定政坛、削减赤字并应对外部压力。

(文章来源:海报新闻,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