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英国斯旺西大学等研究团队在AI技术助力下,成功研发出新型自愈沥青,该沥青能自主修复裂缝,由生物质废物制成,更加耐用环保。研究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加速原子模拟,与谷歌云合作模拟沥青行为,为道路维护带来革命性新方案。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于2月4日的最新报道,由英国斯旺西大学、伦敦国王学院以及智利科研机构的联合研究团队,在人工智能(AI)技术的强大支持下,成功研发出一种创新性的自愈沥青。该沥青具备自主修复裂缝的能力,为道路坑洞修复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新方案,标志着道路维护技术的重大进步。

这种新型沥青不仅具备自我修复的特性,其独特之处在于它完全由生物质废物转化而来,从而实现了道路建设的更高耐用性和环保性。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有助于提升道路质量,还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负担。

研究团队利用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深入探索了沥青等复杂流体内部有机分子的奥秘。他们精心构建了一款数据驱动的新型模型,极大地加速了原子模拟过程,为沥青氧化机制和裂缝形成原因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此外,该团队还与谷歌云展开了密切合作,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进一步揭示了沥青的行为特性。

为了实现沥青的自愈功能,研究团队巧妙地引入了微小的多孔材料——孢子。这些孢子极其细小,甚至小于头发丝,它们由植物自然产生并内部填充了回收的油。当沥青出现裂缝时,这些油会像“智能缝合线”一样迅速释放,有效填补裂缝,实现快速修复。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这种创新的沥青材料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如不到1小时,完全修复表面的微小裂纹。

值得一提的是,新型沥青的制备过程中大量使用了生物质废物等可持续材料。这些材料不仅来源广泛、成本经济,还有效降低了对石油等传统自然资源的依赖,展现了绿色交通建设的广阔前景。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图片及链接信息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