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邮政局恢复接收中国内地及香港国际邮件,跨境电商受关税政策影响引热议
AI导读:
美国邮政局在短暂暂停接收中国内地及香港国际邮件后宣布恢复服务,但近期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及取消小额货物关税豁免政策引发跨境电商行业热议,多家中国电商企业股价承压。
美国邮政局(USPS)于当地时间2月5日上午在官方网站上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将全面恢复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所有国际入境邮件及包裹服务。这一决定紧随其前一天晚上的临时变动,当时美国邮政局宣布自2月4日起暂停接收来自这两个地区的包裹,但平信和平件服务未受影响。
作为跨境电商的关键市场,美国的这一政策变动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多家中国电商企业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因此承压,其中,京东(JD.NASDAQ)股价在2月5日下跌3.28%,阿里巴巴(BABA.NYSE)股价也下跌了3%。然而,不到24小时,美国邮政局便撤销了这一决定,对于政策反转的原因,美国邮政局并未向外界作出具体说明。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取消了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货物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政策。这一举措意味着,大量中国跨境商家将面临关务及税费成本的显著提升。
2月6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就此事回应称,跨境电商以其个性化、快速到货及成本节约等优势,已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美方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及调整小额免税政策的做法,无疑将增加美国消费者的消费成本,降低购物体验。
据第一财经报道,美国邮政局高级公共关系代表约翰逊(Marti Johnson)透露,美国邮政局正与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紧密合作,以确保对中国新关税的有效征收机制得以实施,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包裹递送的干扰。
直邮作为跨境电商物流的重要方式,在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物流中占据重要地位。数据显示,从货量角度看,直邮渠道出货占比高达60%左右,其中65%的货量通过邮政渠道完成。取消800美元以下小包的关税豁免政策后,这些包裹需缴纳关税,清关流程变得更为严格和复杂,增加了处理的复杂性和成本。
卖家们普遍认为,这些政策与美国邮政暂停接收包裹的举动均反映了美国近期贸易政策的收紧趋势,对中美跨境物流和贸易合规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信证券研究指出,新的关税环境对跨境电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关税成本、海关操作费用及履约时效三个方面。这些因素对海外仓备货模式影响不大,但对跨境小包模式造成了一定冲击。以Temu 40美元客单价的包裹为例,若不考虑成本在产业链中的传导效应,关税变动将给终端定价带来26%的压力,可能导致Temu与亚马逊同款商品价格差从40%缩小至27%。
美国航空货运协会执行董事弗里德(Brandon Fried)表示:“航空货运协会坚决支持自由、不受限制的贸易,并对美国邮政突然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入境包裹表示担忧。这一举措缺乏透明度,可能扰乱合法商业活动。政府对低价值货物的广泛限制可能会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成本。”他呼吁政府政策制定者不要给合法的全球贸易增添不必要的负担。
何咏前强调:“无论一国的贸易政策如何调整,跨境电商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并未消失,其竞争力依然强劲。国际贸易数字化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同时,我们也希望美方能够顺应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优化监管措施,为跨境电商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可预期的政策环境,为本土消费者提供更便捷、更优质、更优惠的消费体验。”
(时代财经记者李傲华综合整理自第一财经、财联社、21世纪经济报道、中信证券研究)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