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邮政暂停接收中国内地和香港入境包裹引关注
AI导读:
美国邮政突然宣布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入境包裹,此举引发广泛关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分析认为,此举或与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削弱中国跨境电商竞争力等因素有关。文章探讨了该决定对美国消费者、中小在线零售商及中国电商巨头的影响,并展望了中美贸易纷争的未来走向。
当地时间2025年2月4日,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美国邮政突然宣布,即刻起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入境包裹,直至收到进一步通知。这一决定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
针对此事件,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特别采访了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教授,以深入剖析美国邮政此举的背后原因、潜在影响及未来走向。
暂停接收之谜
美国邮政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的通知指出,将暂停接收所有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邮政的入境包裹,但信件及平邮大信封的投递服务将维持正常。该机构并未透露此举的具体原因,也未明确说明该政策将持续多久。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国际物流服务提供商,如UPS、FedEx和DHL,目前尚未发布类似通告。
宋国友教授分析认为,美国邮政此举或与多重因素有关。首要因素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签署的行政令,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的关税,并取消了“小额豁免”条款。这意味着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将不再享受免税待遇,这无疑将增加中国商品进入美国的成本。
此外,特朗普政府此举也被视为旨在削弱中国跨境电商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根据美国国会2023年的一份报告,享受“小额豁免”的包裹中,近一半来自中国。而中国电商巨头希音(Shein)和特木(Temu)的崛起,更是对亚马逊、沃尔玛等美国本土企业构成了直接冲击。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一些议员还多次指控中国电商利用“小额豁免”漏洞向美国输送“非法商品”,甚至将其与芬太尼流通问题挂钩。然而,宋国友教授指出,这些指控纯属无稽之谈,是美国将芬太尼问题“甩锅”给中国的表现。
影响深远
美国邮政的这一新举措,无疑将对多方产生深远影响。首先,美国普通消费者将成为直接受害者。他们是使用800美元以下小额快递的主要群体,随着关税增加和物流渠道受限,“海淘”商品价格可能上涨,交货时间也将延长。
特拉华大学时尚与服饰研究教授陆胜(音)预测,取消“小额豁免”可能会导致希音和特木在美国销售的每件产品价格上涨几美分。这无疑将削弱这些电商平台的竞争力。
其次,向中国采购的中小型在线零售商也将遭受重创。与大型跨国公司相比,这些中小零售商缺乏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调整供应链以应对新的关税政策。宋国友教授指出,新措施将严重影响这些零售商的正常经营、商业信誉以及现金流。
最后,中国的希音、特木等电商巨头也将面临严峻挑战。物流成本可能上升,价格优势可能缩小。仓储管理软件公司ShipHero首席执行官亚伦·鲁宾表示,使用“小额豁免”与否,利润率差异可能在5个百分点左右。这对于电商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未来展望
面对美国邮政的这一新举措,中美双方接下来可能会围绕一系列贸易纷争进行沟通和谈判。然而,宋国友教授认为,针对中国电商的打压政策预计不会就此止步。特朗普政府可能会继续利用行政令或立法手段加大对中国电商的打压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消息传出,美国正在讨论是否将中国上述两大电商平台列入国土安全部的所谓“强迫劳工”名单。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剧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
然而,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中国电商平台并未放弃努力。希音和特木等公司已采取多项措施以减轻冲击,包括开设美国仓储、实现供应链多元化以及增加巴西和土耳其等供应商等。这些举措有望帮助它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贸易挑战。
电子商务数据公司“市场脉动”首席执行官尤萨斯·卡祖克纳斯表示,取消“小额豁免”并不会“百分百地”影响两家公司在美国销售产品。他认为,从长远来看,这些公司仍有望在美国市场保持竞争力。
宋国友教授最后指出,跨境电商模式作为富有生命力的业态,受到全世界的欢迎。美国由于外交和政治原因对中国电商设障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不仅不利于双方利益,也无益于全球贸易的发展。因此,他希望中美双方能够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贸易的繁荣与发展。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