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政策展望与特朗普影响下的不确定性
AI导读:
本文分析了美联储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的政策展望,以及特朗普政策对美联储独立性和政策决策环境的影响,探讨了市场能否承受政策在白宫不可测与联储可测之间的变化。
文丨张涛(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春节前夕,美联储于今年首次议息会议中宣布,维持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在【4.25%,4.50%】区间不变。此举不仅兑现了“放缓降息步伐”的政策预期,同时,其通胀表述由“向2%目标取得进展”调整为“通胀仍处略高水平”,就业市场措辞则由“放缓”转变为“保持稳健”。在随后的记者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尽管已累计降息100个基点,但政策依然保持限制性,且当前的限制性政策具有实际意义。他进一步指出,未来政策调整将依据数据变化所反映的经济状况,如通胀明显下降或就业市场恶化,在此之前,美联储不会急于调整政策。
当前,美国就业市场供需状况与2018年相近,失业率稳定在4%左右,非农职位空缺率虽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4%以上高位。通胀方面,已恢复至2021年初水平,PCE同比涨幅为2.6%,3年通胀预期为3%。由此可见,美国就业与通胀的平衡状态已得到显著改善,但通胀压力尚未完全消散,这也是美联储维持限制性政策的主要原因。
此外,本次会议作为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的首次美联储会议,正值白宫政策密集出台期,美联储选择保持中立“观望”,符合其独立性要求。鲍威尔在会上明确表示,尚未与特朗普进行沟通。特朗普提出的国内减税、加征关税、移民政策以及消减政府联邦职能等主张,对美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及后续反馈复杂多变,加之其政策实施中的善变与个人影响力,使得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方难以准确评估。因此,对于鲍威尔而言,采取“曲线右侧”对冲策略,而非预防式操作,成为明智之选。这一变化对特朗普任期内的美联储政策策略至关重要,意味着美联储将更加注重政策变化的可预测性,如严格遵循国会赋予的就业与通胀双重使命,基于现实数据,结合泰勒规则、经济模型等技术手段,通过每季度的SEP清晰描绘政策路径,并引导市场关注关键指标变化,以增强政策信号与市场预期的一致性。
然而,即便鲍威尔和美联储能够强化自身可预测性,但能否有效对冲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特朗普在首个任期内曾频繁干预美联储,公开批评鲍威尔,对美联储独立性造成巨大干扰。此次,鲍威尔面对更加复杂的政策决策环境,尤其是在中期选举前,能对冲的手段有限。特朗普的共和党在大选中全胜,掌控白宫和国会,使得之前通过增进与国会沟通来制衡特朗普的路径大打折扣。此外,特朗普直接点评美联储政策、放松监管、提高政府效率等政策,以及其在政策方面的摇摆不定,都对美联储构成更大干扰。例如,特朗普曾公开要求美联储降息,并批评美联储在银行监管方面的表现。同时,大选期间,马斯克也公开表示美联储人力过剩。
更为严峻的是,现任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大选期间曾建议特朗普提前提名下一任美联储主席,设立“影子”联储主席,以淡化现任联储主席的影响。因此,鲍威尔和美联储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不可测干扰,将成为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市场能否承受政策在白宫不可测与联储可测之间的频繁变化,尚未可知。
附:美联储1月会议公告及措辞变化
数据来源:FED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本文旨在提供财经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