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并禁止未来向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资金。此举标志着美国对人权理事会立场的再次转变,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中新网2月5日电 据法新社最新报道,当地时间2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采取重大外交行动,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此举不仅标志着美国对人权理事会的立场再次发生转变,还伴随着一项严厉措施:全面禁止未来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资金支持。

报道详细阐述了特朗普签署的行政命令内容,明确指出美国将彻底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并即刻终止对未来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所有资金援助。此外,该命令还透露,美国将重新审视其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的参与情况,这可能预示着美国对这些国际机构态度的进一步调整。

特朗普政府此次行动的影响深远,不仅意味着美国将停止参与人权理事会的一切活动,包括审查人权记录和调查具体人权侵犯指控,还可能引发国际社会对人权保护机制效力的新一轮讨论。特朗普在签署命令时强调了联合国的“巨大潜力”,但同时也批评其“运行不佳”,并指出美国在联合国的资助不均衡,暗示了美国长期以来的不满。

回顾历史,2018年美国曾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对以色列“存在偏见”及“无法有效保护人权”为由,宣布退出该机构。然而,2021年2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声明,宣布美国将以观察员身份重返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此次特朗普政府的决定,无疑是对之前立场的一次重大反转。

此次事件再次凸显了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复杂态度和多变立场,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联合国人权保护机制未来走向的广泛关注。(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图片及链接信息保留原样,未做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