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财经事件回顾:特朗普关税言论引发全球股市动荡,中国制造业稳步复苏,造车新势力销量大增
AI导读:
本文回顾了近期财经领域的重磅事件,包括特朗普关税言论引发全球股市动荡、中国1月财新制造业PMI连续四个月维持在荣枯线上以及多家造车新势力发布1月销量数据同比增长显著。文章还分析了这些事件对全球经济和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正月初六,新春快乐!本期文章聚焦近日财经重磅事件。
01 特朗普关税言论引发全球股市动荡
据央视新闻报道,2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于3日与加拿大、墨西哥就关税议题展开对话,并计划迅速对欧盟产品征收关税,英国是否纳入考量中尚未决定。此消息一出,2月3日亚洲时段开盘,全球股市普遍下滑。韩国股市暴跌近3%,澳大利亚股市紧随其后,下跌近2%;日本股市同样未能幸免,大跌超2%,其中汽车板块全线下挫,日产汽车盘中跌幅超10%,马自达汽车跌近8%,本田汽车跌超6%,丰田汽车跌逾4%。欧洲市场同样承压,欧洲STOXX50指数期货大跌近3%,德国与法国股指期货均下跌超2%。美国股指期货亦受波及,纳斯达克期指跌幅超2%,US2000期指更是下跌超3%,道指与标普期指亦均下跌超1%。
中国资产同样遭受冲击。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开盘即下跌2.4%,随后跌幅扩大至2.8%以上。台湾加权指数2月3日开盘暴跌1015.32点,跌幅达4.32%,报收于22510.09点。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市场开盘表现相对稳健,恒生指数低开0.87%,恒生科技指数微跌0.51%。然而,截至收盘,亚太主要股市均呈现下跌态势,其中日经225指数下跌超1000点,跌幅高达2.66%。港股则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低开后震荡反弹,收盘时恒生指数仅微跌0.04%。港股市场中,AI概念股表现抢眼,金山云暴涨超31%,第四范式上涨超15%,中芯国际上涨超10%,阿里巴巴亦上涨超6%。消息面上,DeepSeek在140个市场的移动应用下载量排行榜上独占鳌头,阿里云亦发布了百炼qwen-max系列模型价格调整的通知。
投顾解读:特朗普对中、加、墨三国加征关税,并威胁对欧洲征收关税,此举可能触发全球贸易战。贸易战一旦爆发,将严重损害美国企业利润,加剧通胀压力,并可能颠覆美国的降息预期,进而引发全球股市剧烈波动。面对关税威胁,中国预计将采取少量超常规逆周期政策,并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弹性以应对。在中美博弈的窗口期内,预计双方博弈将在有限、可控的范围内升级,叠加货币大幅宽松政策,对A股市场的整体冲击预计有限。
02 中国1月财新制造业PMI连续四个月维持在荣枯线上
数据显示,中国1月财新制造业PMI为50.1,较前值50.5略有下降,但仍连续第四个月维持在荣枯线上。在分项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生产经营预期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在扩张区间上升,显示制造业供求增长加速,外需边际好转,物流状况和企业预期均有所改善。然而,受春节前员工提前返乡影响,就业指数在收缩区间降至2020年3月以来新低。此外,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从扩张区间降至50的荣枯分界线上,出厂价格指数则连续两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且降幅扩大,显示制造业企业成本持平,但销售价格下降,利润受到挤压。为应对生产加速和建立安全库存的需要,企业继续增加采购,但增幅放缓,原材料库存指数在扩张区间微降。
投顾解读:总体而言,1月中国制造业供求增速加快,物流运转流畅,企业主动回补库存,购买量继续增加。然而,挑战主要来自就业的大幅收缩、外需不振以及价格水平低迷。尽管PMI指数有所回落,但连续四个月的扩张态势表明,中国制造业正在逐步走出低谷,呈现出稳步复苏的态势。这一趋势与全球经济的回暖以及中国国内自2024年9月起陆续出台的一系列增量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未来,随着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和政策的持续加码,中国制造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03 多家造车新势力发布1月销量数据,同比增长显著
进入2月,多家造车新势力陆续公布了2025年1月的销量数据。受春节车市销售淡季的影响,今年1月的汽车消费市场整体表现不及去年年末,不少车企的销量出现了环比下滑。但与2024年1月相比,车市仍实现了显著的同比增长。其中,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系列车型表现突出,累计交付新车超过2.39万辆;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3.04万辆,同比增长268%,连续3个月交付量破3万辆;理想汽车交付新车2.99万辆;零跑汽车在1月的交付量达到2.52万辆,同比增长105%;小米汽车亦表现出色,1月交付量再次超过2万辆,已连续四个月交付量超2万辆。
投顾解读:尽管2024年的以旧换新政策对部分价位段的新能源车销量带动较大,但近年国产新能源乘用车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产品力明显提升,品牌认可度也随之提升,这才是销量长期增长的根本。随着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细则的落地,国产头部新能源车品牌销量有望再创新高。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