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关税,导致人民币汇率连续两日走低,但随后有所回升。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预测,全年美元指数或维持高中枢,但中美经贸磋商等因素有望阶段性支撑人民币汇率表现。


近期,全球贸易领域再掀波澜。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月1日正式签署行政令,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实施10%的额外关税。此消息迅速传播,并在金融市场中引发连锁反应,直接导致人民币汇率连续两日呈现下行态势。

具体来看,2月3日早盘期间,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触及年内低点,具体数值为7.3679,这一水平也刷新了自2022年10月份以来的最低记录。然而,市场并未持续承压,截至本文发稿时,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有所回升,徘徊在7.35左右。

与此同时,美元指数的动向同样值得关注。当日开盘,美元指数强势上扬,一举突破109关口,与前一个交易日相比,涨幅达到了1.2%。这一变动无疑加剧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担忧情绪。

针对当前局势,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其最新研报中进行了深入分析。他预测,从全年角度来看,美元指数或将在高位震荡,而美国可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等外部因素,将成为人民币汇率面临的最大风险点。然而,明明也指出,其中不乏预期差的存在。例如,美国实际加征关税的幅度和节奏可能低于市场预期,或者中美双方能够积极展开经贸磋商,从而有效缓解市场情绪。这些因素都有望在短期内为人民币汇率提供支撑。

此外,明明还强调,中国央行在维护汇率稳定方面的决心坚定,预计相关政策也将持续加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汇率波动风险。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