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关税加征落地,短期影响与长期展望分析
AI导读: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关税。文章分析了本轮关税加征对我国出口增速的影响,以及抢出口策略和贸易摩擦的相互抵消作用。同时,探讨了关税加征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及全球贸易冲突风险。
新一轮关税加征启动,短期不确定性得以明确。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月1日正式签署行政令,决定对源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此外,该行政令还规定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进口商品分别加征25%和特定产品10%的关税。此番加税举措与特朗普在2024年11月25日社交媒体上的预告基本吻合,亦与我们年度策略报告《攻守兼备,以进促稳》中的预判一致。分析指出,特朗普此举意在兑现竞选承诺,向选民有所交代,并重申“大棒+谈判”的美国优先战略。鉴于潜在的通胀压力和高利率环境,美国短期内进一步加征关税的可能性较小,因此短期内的关税不确定性已得到明确。
10%关税对我国出口增速影响约为1.2个百分点:根据过往数据测算,我国对美出口增速的关税弹性约为-0.82,即关税每提升1%,我国对美出口增速将下滑约0.82%。据此推算,10%的关税加征将导致我国对美出口增速或减少约8.2%。考虑到2024年美国占我国出口市场的14.7%份额,本轮关税加征预计将对我国整体出口增速产生约1.2个百分点的拖累。
抢出口策略与贸易摩擦影响相抵,2025年我国出口有望持续增长:相较于特朗普竞选期间提出的对中国加征高达60%关税的设想,此次10%的加税幅度相对温和,且符合市场预期。面对后续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企业或将继续采取抢出口策略,以规避潜在关税升级的风险。从行业结构分析,美国加征关税旨在缩小贸易逆差,促进贸易平衡,并对我国新兴产业施加压力,以期遏制中国优势产业,推动制造业回流。因此,家具、玩具、服装、光学仪器、汽车、锂电池、铝产品、重型机械及医疗设备等行业可能受到较大冲击。然而,2025年我国出口仍受三大因素支撑:一是全球经济复苏平稳,贸易持续上行,IMF和WTO等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速将分别达到3.3%和3%;二是我国产品竞争力提升,助力出口动能增强;三是出口市场多元化,我国对东盟等新兴市场的出口份额上升,降低了对传统市场的依赖。
关税加征落地,对人民币汇率冲击弱于2018年:回顾历史,贸易战期间的关税加征往往导致人民币汇率承压。但我们认为,此次关税加征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将小于2018年。一方面,由于特朗普多次提前宣布加税计划,市场预期已较为充分,汇率自2024年11月以来已部分反映这一预期,因此短期关税落地后,外汇市场压力或有所减轻。另一方面,当前国内外环境与2018-2019年大不相同:美国处于降息周期,而中国财政扩张提前启动,政府债务成本低且使用效率高,对汇率构成支撑;同时,中国出口部门表现强劲,经常账户顺差为人民币汇率提供有力保障。
警惕全球贸易冲突风险升级:一方面,加拿大和墨西哥已宣布对美实施反制关税措施,其中加拿大将对价值1550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同时,中国商务部和外交部分别回应了美方加税决定,表示将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并采取相应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这加剧了贸易碎片化风险。另一方面,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手段多样,包括301条款、反倾销/反补贴税、取消最惠国待遇等,需关注后续政策加码动向。然而,考虑到美国自身通胀压力等因素,年内取消最惠国待遇、实施“硬脱钩”的可能性不大。
风险提示:1. 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的风险;2. 外需疲软的风险;3. 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风险。
(信息来源:银河证券)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