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2025年中国新年临近,俄罗斯企业积极规划应对物流高峰,货物需求量激增30%,交货周期延长至55-60天。俄罗斯企业力求在中国春节假期前解决物流和工厂停工问题,避免货物滞留风险。

新华财经莫斯科11月24日电(记者包诺敏)随着2025年中国新年日益临近,俄罗斯企业正积极规划,以期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物流高峰。据俄罗斯《消息报》报道,11月份,从中国发往俄罗斯的货物需求量较上月激增30%,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归因于俄罗斯企业力求在中国春节假期前解决物流和工厂停工问题,避免货物滞留风险。

多家物流公司反馈,当前交货周期已延长至55至60天,较夏季的40天周期明显增长。这一变化源于中国订单量的急剧上升,特别是在11月份,包括双11在内的大型促销活动显著推动了需求激增。此外,今年的抢购活动启动较早,订单量增长20%-30%,主要得益于贸易量提升和对电子产品、礼品等特定商品需求的增加。

据运输公司Logistic Systems介绍,中国工厂在正式春节假期前一到两周放假,假期结束后并非所有制造商都立即恢复生产,导致约一个月内工厂生产不满载,对供应和物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航空货运站预计,在经历秋季和12月的活跃期后,1月份货运量将按惯例略有下降。

莫斯科货运公司(Moscow Cargo)商业运营副总经理叶连娜·埃尔马科娃表示,2025年1月上半月俄罗斯放假庆祝新年,而本年度中国农历新年假期在1月下旬开启,这一时间差使俄罗斯企业更加迫切希望在假期前完成中国货物的接收和分发。此前两年,俄媒已对此类现象进行过报道,表明俄罗斯企业已逐渐形成春节前提前备货的习惯,以应对物流高峰和潜在供货风险。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经济学博士、经济学院国际事务系副主任达莉亚·索科兰指出,过去五年间,中俄货运成本在新年前夕普遍上涨,节日开始后回落。进口商已达成共识:为确保物流顺畅,必须提前与供应商协商交货。此外,美国和欧洲市场参与者也已意识到这一点,并成功应用于中国春节期间的供货组织中。

(图片说明:莫斯科货运繁忙的景象)(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