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暂停海上风电招标,筹备新补贴计划吸引投资
AI导读:
丹麦能源部长宣布暂停所有当前海上风电招标,筹备带有政府补贴的新招标计划,以吸引更多投资者。丹麦作为海上风电发源地,面临投标遇冷挑战,需改革拍卖机制并加强电网建设。
当地时间1月31日,丹麦能源部长拉尔斯·阿加德(Lars Aagaard)正式宣布,丹麦将暂停所有当前进行中的海上风电项目招标活动,并着手筹备带有政府补贴的全新招标计划,以期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海上风电开发。
拉尔斯·阿加德部长强调:“鉴于当前形势,我们认识到有必要对海上风能产业给予更多支持。”据悉,丹麦政府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今年内启动的新一轮海上风能招标,预计招标容量将达到2GW至3GW,并承诺提供国家补贴,以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并提升其回报。
作为海上风电的发源地,丹麦孕育了风电整机制造巨头维斯塔斯(Vestas)及全球领先的海上风能开发商沃旭能源(Ørsted)。自1991年世界上首个海上风电场Vindeby在丹麦建成以来,丹麦的海上风电产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丹麦的海上风能装机容量已达3GW,占其电力需求的24%,与陆上风电共同满足了丹麦超过50%的电力需求。
然而,去年12月丹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拍卖会却遭遇尴尬,未能吸引到任何投标。沃旭能源首席执行官Rasmus Errboe对此表示:“我们发现,投标方案在风险与回报之间并未达到适当的平衡。”
欧洲风能协会(WindEurope)针对丹麦海上风电项目投标遇冷的现象指出,丹麦的拍卖系统缺乏国家支持或收入稳定机制,如差价合约(CfD)等,在其他许多欧洲国家已被广泛应用。相反,海上风电开发商在丹麦需支付获取风电场建设权的费用,无上限的负投标导致了一场不健康的低价竞争,不必要地增加了开发商的前期成本。此外,丹麦政府不承担海上风电场的电网连接费用,这些额外费用均由开发商承担。
欧洲风能协会首席执行官Giles Dickson评论道:“丹麦海上风电拍卖的失败虽令人失望,但并不意外。”他认为,无上限的负投标增加了成本和风险,丹麦政府必须对其拍卖机制进行改革。
该协会还指出,丹麦在交通、供暖及工业等领域的电力需求增长缓慢,这对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构成了一定挑战。
为应对这些挑战,丹麦政府正积极加强其陆上电网建设,特别是加强对德国的电力输送能力,以提高剩余电力的经济可行性。此外,丹麦政府还计划资助建设一条从丹麦至德国边境的氢气管道,以进一步促进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