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特斯拉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汽车业务营收、利润率、净利润、销量同比均有所下降。但马斯克强调特斯拉是一家AI公司,并押注自动驾驶与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同时,杭州新创公司DeepSeek因低成本训练AI模型引发关注。


在欢庆中国年的热烈氛围中,杭州诞生的深度求索(DeepSeek)公司在国内外突然“走红”,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令人惊叹的是,这家成立仅一年多的新创公司,以不到600万美元的成本便完成了DeepSeek-V3(发布于2024年12月)的训练,其测算成本仅为美国同类模型的十分之一左右。这一成就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讨论。

然而,特斯拉CEO马斯克却在社交平台上对DeepSeek的低成本训练表示质疑,并附和了“DeepSeek拥有5万块英伟达H100芯片”的言论,引发了更多争议。

就在DeepSeek评论区热议之时,马斯克也嗅到了一丝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意味。

当地时间1月29日美股盘后,特斯拉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汽车业务营收、利润率、净利润、销量同比均有所下降,且不及市场预期。然而,特斯拉股价却逆势上涨,截至1月30日开盘,一度冲高至410.78美元/股。

最新业绩数据显示,特斯拉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57亿美元,同比增长2%,但不及分析师预期;全年总营收为977亿美元,同比微增1%,其中汽车业务总收入为771亿美元,同比下滑6%。

在利润方面,2024年第四季度GAAP净利润为23亿美元,同比下滑71%;全年GAAP净利润为71亿美元,同比下滑53%。

具体来看,特斯拉2024年四季度生产了约45.9万辆新车,同比下降7%;同期交付量约为49.6万辆,同比增长2%。全年来看,特斯拉全球范围内共计生产电动车约177.3万辆,同比下降4%;交付约178.9万辆,同比下降1%,未达市场预期。这是特斯拉自2011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销量下滑。

尽管如此,马斯克仍强调,特斯拉的终极目标并非仅仅制造汽车,而是一家AI公司。在最近的财报会上,他表示特斯拉有朝一日将依靠自动驾驶车辆和人形机器人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远超其他公司。

据马斯克介绍,特斯拉将于今年6月在得州奥斯汀推出无监督的全自驾付费服务,2026年则将在全美范围内推广。同时,特斯拉正在积极推进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监管版)在今年进入欧洲和中国市场。

特斯拉选择将大多数精力放在自动驾驶的兑现上,因此从短期来看,其汽车业务在2024年遭遇了一些瓶颈。欧洲和美国市场表现不佳是导致特斯拉全年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而在中国市场,特斯拉销量同比增长8.8%,成为全球市场中的亮点,但仍难以弥补欧美市场的下滑缺口。

伴随着销量的下滑,特斯拉汽车业务的总营收和利润率也受到牵连。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特斯拉近年来多次采取降价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销量,但也使得单车销售收入减少。受此影响,特斯拉第四季度的毛利润和营业利润均有所下降。

然而,特斯拉一直致力于降低成本,原材料成本的改善使得单车销售成本在第四季度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但仅靠削减制造成本,在后起之秀虎视眈眈的中国市场,特斯拉的“守擂战”也并不轻松。

马斯克透露,特斯拉现有的工厂正在积极筹备2025年新产品的推出,其中包括更经济实惠的车型。据透露,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将推出一款售价预计在18万人民币左右的更实惠车型,定位低于Model 3。

马斯克在财报业绩会上直言:“2025年可能是特斯拉历史上最开创性的一年。”他认为,当无需驾驶员监管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和真正能发挥作用的现实世界人工智能出现时,特斯拉将在这一领域遥遥领先。

据他介绍,2024年特斯拉人工智能训练计算能力提高了400%,第四季度完成了得州超级工厂Cortex的部署。这一由大约50,000颗H100芯片组成的训练集群,帮助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监管版)V13版本在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实现了重大提升。

截至2025年1月,特斯拉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监管版)累计行驶里程已经超过30亿英里(约48.28亿公里)。根据安全报告,特斯拉第四季度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的安全性是普通驾驶的约8.5倍。

马斯克表示,他相信2025年几乎在每个主要市场都会有特斯拉无驾驶员监管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上线,上线情况仅受限于监管而非技术。

但自动驾驶只是特斯拉人工智能业务的第一步。当东半球的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在中国春节联欢晚会中亮相时,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也备受期待。马斯克在财报会上表示,人形机器人的用途可能比汽车多1000倍且更复杂。特斯拉很有可能在2025年交付数千台人形机器人,之后每年都会快速增长。

马斯克认为,一旦特斯拉能够达到每年生产超过一百万台人形机器人的稳定状态,人形机器人的生产成本会低于20,000美元。这将成为特斯拉长远的盈利增长点,人形机器人有潜力创造10万亿美元的营收。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