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后,其贸易政策再度成为全球焦点。计划对主要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关税,引发全球经济增速下滑担忧。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究竟是其利益交换的筹码,还是意图再掀波澜的炮弹?全球各国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成为关键。

  随着特朗普的“卷土重来”,其极具争议的贸易政策再度将全球经济推向了风口浪尖。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开启了其新一轮的执政周期。

  在竞选期间,特朗普便高举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计划设立“对外税务局”,专门征收关税,旨在确保“大量资金从外国流入美国财政部”。他声称将对加拿大、墨西哥、欧盟以及金砖国家等主要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关税,其中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商品将面临25%的关税,而金砖国家的商品则将面临高达100%的关税。

  世界银行对此发出警告,若美国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全面关税,并引发贸易伙伴的报复性措施,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或将从预期的2.7%下滑至2.4%。这一举措不仅将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重创,美国经济也将难以幸免,预计经济增速将从2.3%大幅下滑0.9个百分点,甚至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贸易冲突后果,包括通货膨胀加剧、消费萎缩和供应链紊乱等。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究竟是其利益交换的“筹码”,还是意图再掀波澜的“炮弹”?在其战略框架下,关税政策对内旨在压制外国产业优势,为美国国内制造业腾出发展空间。此外,关税政策也是特朗普惯用的对外施压手段和谈判筹码。例如,他并未在上任首日立即对中国加征关税,而是表示需要“研究”相关政策。随后,特朗普又扬言将于2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理由竟是芬太尼的走私问题。这无疑是特朗普通过经济压力转嫁政治外交议题的又一典型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团队正考虑采用逐步提高关税的策略,计划以每月上调2%至5%的方式增加谈判的灵活性。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旨在减轻对美国国内市场的短期冲击,同时试探国际社会的反应。特朗普商人出身,更注重实际利益的交换,他试图通过施压逼迫对手在特定领域让步,而非寻求关税政策本身的长期执行。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无疑增加了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这本质上是对全球化进程的逆流操作。其直接后果是全球供应链的分裂和重组,对全球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如电子、汽车等)造成巨大影响。美国关税的提升将迫使这些行业重新评估生产布局,可能引发资本外流和生产成本上升。

  对于依赖出口的国家而言,特朗普的政策意味着市场准入门槛的提高。这将对脆弱的新兴经济体造成较大冲击,尤其是那些对美出口占比较高的国家,如墨西哥、越南等。此外,关税政策的实施还可能引发货币贬值和资本外逃,进一步加剧新兴市场的不稳定性。

  从美国国内消费者角度来看,高关税将直接推高进口商品价格,从而加重美国家庭的支出负担。而从长期来看,“特朗普2.0时代”的关税政策必然削弱国际贸易体系的稳定性,并可能引发更多国家采取保护主义措施。

  在全球化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各国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成为关键。唯有加强合作、推动多边贸易规则的改革,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贸易格局中赢得主动权。对中国而言,如何有效应对“特朗普2.0时代”的关税挑战将考验其贸易策略和经济韧性。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创历史新高。中国需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通过扩大内需和加强对外贸易合作来抵消外部冲击的潜在风险。

  全球经济的未来依然充满挑战与机遇,需要各国共同以智慧和共识来书写。(作者系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图片信息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