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中孟建交50周年,孟加拉国外交负责人图希德访华,出席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会议,感谢中国多年援助,期待深化合作。中孟合作成果丰硕,未来将在多个领域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两国及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

2025年,中国与孟加拉国迎来了建交50周年的里程碑时刻,同时也被定为“中孟人文交流年”。新年伊始,孟加拉国临时政府外交负责人图希德一行便访问中国,并在结束北京行程后,于今日上午莅临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参与“中孟共同愿景:和平、稳定与繁荣”专题会议。图希德在会上对中国长期以来对孟加拉国的发展援助表达了深切感谢,并展望了深化两国务实合作、共同推动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的美好前景。

合作成果彰显深厚友谊

2025年对于中孟两国而言,意义非凡。自建交以来,双方始终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原则,树立了国家间友好关系的典范。图希德此访不仅体现了个人及孟加拉国临时政府对中孟关系的重视,也彰显了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孟友谊始终如一的坚定立场。

会上,图希德特别感谢了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机制,为孟加拉国发展提供的宝贵支持。他指出,中国乐于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机遇,积极促进地区及全球经济繁荣与和平稳定。

近年来,中孟合作成果丰硕。2016年,孟加拉国成为首个与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南亚国家。2024年,中国研究中心(CCS)在孟加拉国达卡大学正式启动,成为促进双边交流的重要平台。同年7月,孟加拉国时任总理哈西娜访华,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将中孟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经济领域,中国已成为孟加拉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孟加拉国则是中国在南亚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此外,两国在地区及多边合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站在新起点,共谋未来发展

面对当前世界动荡变革的挑战,中孟两国与会者认为,应从长远、宏观视角看待两国关系。尽管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但中孟两国深化务实合作仍存在诸多机遇。

首先,中孟两国在身份上存在诸多共性,如同处亚洲、重视区域经济合作、同为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成员等。这些共性为两国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次,中孟两国不仅是好邻居,更是好伙伴。建交50年来,两国在双边、多边层面以及政治、经贸、人文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合作成果。最后,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新的发展动能不断涌现。

展望未来,中孟两国都致力于通过对话交流推动两国及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两国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孟加拉国易受极端天气侵袭,应对气候变化任务紧迫;而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此方面决心坚定、行动有力。

此次会议期间,来自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及上海图书馆的代表也表达了与孟方深化合作的意愿,并提出了加强人才培养、促进青年交流等具体设想。此次会议作为纪念中孟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与会者期待今年将有更多人文交流活动落地。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中孟建交50周年纪念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