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阿米滕杜·帕利特在《中国日报》发文称,RCEP生效实施三年以来,有力促进了全球贸易与投资,为世界树立重要榜样。文章还分析了RCEP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阿米滕杜·帕利特于1月22日在《中国日报》发表文章,深入探讨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自生效实施三年以来对全球贸易与投资的重要推动作用,并将其誉为世界典范。

RCEP:全球贸易与投资的新标杆

帕利特在文章中强调,RCEP作为全球范围内参与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其在推动亚太地区工业生产、促进区域一体化方面扮演了核心角色。RCEP的实施,不仅标志着区域内90%以上的产品将逐步实现零关税,还显著降低了非关税壁垒,从而大幅削减了跨境货物运输成本。这一系列的举措已明显降低了RCEP成员国间的贸易成本,无疑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里程碑。

作为大型区域自贸协定,RCEP不仅促进了东盟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更为全球其他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示范效应。

RCEP:破浪前行,迎接挑战

文章进一步分析指出,RCEP在关税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包容性,为欠发达国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这在自贸协定中实属罕见。然而,RCEP在前进的道路上仍需克服两大挑战:一是如何提升应对新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成员国的环境可持续性,并确保RCEP规则与成员国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的行动目标相契合;二是如何在地缘政治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保持经贸关系的稳定性,不让政治分歧干扰到经济合作的进程。

帕利特在文章结尾处强调,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RCEP必须持续壮大自身实力,保持韧性,以有效应对各种外部干扰,确保协定能够持续、稳定地为成员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文章来源:中国日报网,图片及链接信息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