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29届LG杯世界棋王赛决赛因规则追溯与裁判的选择性执法引发巨大争议,柯洁退赛,比赛结果备受质疑,中国围棋协会抗议并申请重赛无果。

第29届LG杯世界棋王赛决赛,成为了围棋界前所未有的争议焦点。1月23日的决胜局,注定将在国际棋战史册上留下最具争议的一笔,而其引发的波澜,实则始于一天前的第二盘较量。

规则追溯:合理性何在?

回溯赛事,柯洁在第二盘与决胜盘中均因未将提子放入棋盒盖而被罚。第二盘,两度犯规直接导致败北;决胜盘,面对同样的争议,柯洁在质疑裁判介入时机及要求重赛未果后,愤然退赛。争议的根源,直指韩国新推行的提子规范。该规定要求比赛中提子需置于棋盒盖,以便终局时复盘。然而,此规则于去年11月方实施,而LG杯自去年5月已拉开帷幕。按体育赛事惯例,规则不应追溯至生效前的赛事,LG杯决赛自不应例外。

更甚者,规则的不合理追溯不仅限于赛事整体,更渗透至具体战局。第二盘中,柯洁第18手犯规,裁判直至第44手才予追究,误导棋手战术布局。试想,棋手若基于赢1目的预判保守行棋,直至收官方知被罚2目,此理何在?决胜盘,裁判同样延迟介入,且在卞相壹计算关键时追溯柯洁犯规,并涉嫌违规暂停比赛,给予卞相壹额外时间,严重破坏比赛公平性。

选择性执法:公正何在?

除时机不当,裁判还涉嫌对象性选择性执法。决胜局第52手,卞相壹先按钟后放子,明显犯规,裁判却视而不见。围棋规则统一之路漫长,中日韩及应氏规则并存,隐患重重。但本次决赛,问题核心在于裁判对规则的执行。规则本身虽有争议,但更大的问题在于裁判的“选择性执法”及规则的“突击制定”。外协棋手因肌肉记忆难以适应,即便特别注意亦易犯错,影响棋局判断。

围棋礼仪固然是运动魅力的一部分,但规则应服务于比赛质量与公平性。韩国主办方应反思:提子必须放入棋盒盖的规定,对比赛质量利弊几何?对本土与外协棋手适应难度是否相同?是否制造了“主场优势”?

这场决赛,无人胜出。柯洁无缘第九冠,卞相壹虽夺冠却背负“史上首位三番棋零胜(实为负后胜)棋手”之名,裁判不当行为更损LG杯声誉。中国围棋协会发表声明,抗议裁判中断时机不当,过度干扰棋手,申请重赛无果,拒绝接受比赛结果。

规则应公正、合理,若无法做到公正,至少应公平。规则分歧可接受,但区别对待不可容忍。这场决赛载入史册,非因精彩棋局,而是“盘外招”。此乃围棋之殇。

(文章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