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游中国热潮涌动,入境游市场迎来新机遇
AI导读:
春节临近,“春节游中国”成为国际游客新选择。携程报告显示入境游订单大增,文旅消费成为提振经济关键。商务部组织活动,多地联手平台打造文化交流场景,但入境游仍面临小语种导游短缺等问题,需多方合力提升服务品质。
随着春节脚步的日益临近,“春节游中国”已成为众多国际游客的新宠。携程最新出炉的报告揭示,蛇年春节假期期间,入境游订单预计将迎来203%的同比激增,其中,韩国游客的预订量更是暴涨452%,彰显出中国春节旅游市场的巨大魅力。同程旅行的报告同样指出,“China Travel(中国游)”热潮正引领着一波又一波的外国游客深入中国,亲身体验浓厚的年味氛围。
这股“China Travel”热潮的兴起,是政策推动与民间交流深度交融的硕果。近年来,中国不断延长过境免签时间,从“72小时和144小时”扩展至“240小时”,免签政策“朋友圈”的持续扩大,为国际游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直观展现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大国风范。同时,各国网友在中国社交平台上的热烈互动,也进一步加深了海外人士对中国风土人情的了解与向往。
春节假期不仅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更是拉动消费的关键时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力提振消费已成为首要任务,而文旅消费作为服务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消费提质升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文旅产业作为重要的就业蓄水池,为服务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包含出入境游在内的旅游服务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旅行服务进出口总额高达18269.3亿元,同比增长38.9%。
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各地纷纷摩拳擦掌,力求抓住这一波流量红利。商务部已率先行动,组织开展了“春节游中国”活动。长治、运城、盐城、福州、漳州、南昌、景德镇、庐山、长沙、张家界等十座城市携手平台企业,共同打造文化交流展示的场景,让来自全球五大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能够深度感受中国传统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
然而,要留住这些流量,还需在产业发展、资金支持、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针对入境游面临的小语种导游短缺问题,相关部门需适度放宽带团资质要求,增加导游供给,并加强小语种导游的培养和人才储备。同时,针对离境退税存在的退税商店少、“即买即退”覆盖率低等问题,税务、海关等部门应借鉴其他入境游大国的成功经验,进行优化改进。此外,经营主体也需进行迭代升级,提供更加多元、精美的旅游线路,从根本上提升服务品质,让流量常留。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图片及链接信息保持不变)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