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西方主要经济体宣布将对俄罗斯出口原油设置价格上限,但此举同时遭到俄罗斯和乌克兰反对。在全球经济复苏前景黯淡的背景下,西方对俄油限价的行动短期内难以产生实效。文章分析了限价行动的背景、影响及未来趋势。

在历经三个月的精心筹备后,西方主要经济体于上周正式宣告将对俄罗斯出口的原油实施价格上限措施。然而,这一举措却同时遭到了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反对,在全球经济复苏前景黯淡的当下,西方对俄油限价的行动短期内难以显现实质性成效。

12月2日,欧盟、七国集团(G7)及澳大利亚几乎同时发表声明,宣布将对俄罗斯海运出口的原油设定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一旦超出此上限,将禁止为俄罗斯原油运输提供保险、金融等关键服务,且该措施预计最快将于12月5日正式生效。回顾9月2日,G7财政部长已联合发表声明,同意对俄罗斯原油及相关产品设定价格上限,旨在抑制全球能源价格飙升,限制俄罗斯从石油出口中获得的收入,进而削弱其在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的能力。

尽管西方对俄罗斯原油限价的行动声势浩大,但却陷入了两面不讨好的尴尬境地。自9月份以来,俄罗斯始终明确表示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限价,并强调不会向任何试图对其采取限价措施的国家供应原油,无论对方提出的价格如何。俄罗斯认为,这种限价行为是对市场机制的干预,并警告此举将危及欧盟的能源安全。而在12月2日的声明发布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表示,西方国家设定的价格上限不足以对俄罗斯经济造成实质性损害。

有分析人士指出,国际能源市场长期以来一直是卖方垄断市场,而西方此次对俄油的限价举措无疑开创了国际石油买方垄断联盟的先河。该行动是在美国的协调组织下进行的,考虑到今年以来美国天然气在欧洲市场的高价销售,美国帮助本国石油企业夺取俄罗斯在全球,尤其是欧洲市场份额的意图显而易见。

另一方面,由欧佩克成员国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于12月4日召开会议,决定不对当前产油政策作出任何调整。两大组织尚未对西方的限价举措作出较大反应。从全球经济走势和原油市场供需情况来看,西方的限价举措在短期内恐怕难以实现预期效果。

首先,多方机构对明年全球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1月下旬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未来一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12月1日也表示,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降至2%以下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在此背景下,全球石油需求预期持续下调。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在11月14日的月报中预测,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224万桶/日,但较此前预测已下调了10万桶/日。经济前景黯淡、市场需求下调等因素将对原油价格形成较大压力。

其次,目前设定的限价价位对俄罗斯原油出口的冲击相对有限。12月2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023年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24美元,收于每桶79.98美元,跌幅为1.53%;而2023年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31美元,收于每桶85.57美元,跌幅为1.51%。这两个价位与设定的限价价位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不过,今年以来俄罗斯一直在以折扣价出售其原油,且限价价位上限实际上远高于俄罗斯乌拉尔原油的价格。根据定价公司Argus Media的数据,乌拉尔原油在波罗的海普利莫尔斯克港的价格近期在48美元左右波动。此外,自美西方就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以来,俄罗斯原油出口方向已发生转变,由西向东、由欧洲向亚洲转移,特别是印度承接了相当一部分份额,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限价的影响。

此外,对俄油限价涉及利益方众多,协调难度较大。虽然美国对制裁俄罗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欧洲一直高度依赖俄罗斯原油,欧盟进口原油中约30%来自俄罗斯。今年因中断进口俄罗斯天然气,欧洲已被美国盟友“狠宰一刀”,至今心存不满。近期欧美贸易争端再起,如果限价举措迟迟无法见效,而欧洲能源危机继续升级,欧洲在对俄油限价一事上产生动摇或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图片及链接信息已保留,未做修改)